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2019-09-10 02:43刘子瑜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刘子瑜

摘 要: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成果,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概莫能外。信息化带来的本质性变革在于,人与人、人与企业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效率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要适应这种变化,给信息化创造发挥潜力的充足空间,同时解决过去一直面临的各种问题。当然,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也应注意信息安全,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 建设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必要劳动能力的人员。必要劳動能力,是指人员的智力与体力能够满足组织岗位的实际需求。换句话说,只要有组织存在,就会面临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从广义上讲,不仅企事业单位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源,国家的发展也需要人力资源贡献其技能、经验或者体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把高级的信息技术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结合起来,运用信息化技术来科学分配企业人力资源的一种新模式的管理方法。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在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高效、快捷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得到了充分的解释。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的相辅相成,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得到了同步的发展。运用高级的硬件设备,高级的信息技术能够科学合理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在集中信息数据库、绩效考核、组织培训、员工自助服务、信息自动处理以及服务共享的帮助下,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目标得以实现,即强化管理效率,减轻人力资源成本。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2.1转变管理与开发思维

首先是对于信息化背景下人员自身管理与开发思维的转变,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指导和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改变旧思想,从而鼓励基层人员不断地确立自身长期的目标,并帮助其将目标分为中期和短期目标,进而积极地挖掘员工自身的潜能,并满足其自身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的可能。同时,将企业的发展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过程中,形成一系列契合企业实际、行之有效的团队文化,并实现对于人才的锻炼和催人上进的文化氛围。另外,对于思维的转变还需要有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制度的保障,这也就需要对企业各层级领导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再调整以及职责权限的再调整,从而激发企业各层次人员参与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需要建立起相互尊重、上下沟通交流的企业文化,激活企业员工“主人翁”责任意识。

2.2建设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规范性。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人力资源数据库进行完善并及时、准确更新;第二,企业管理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据可依,操作清晰规范;第三,在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针对考核结果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第四,完善信息化管理应用,人资管理部门应充分将自身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采用相关管理系统与软件,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

2.3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首先,需要实行差别化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根据信息技术的柔性管理模式,使企业的个性化、差别化以及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服务成为可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完全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自身的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还可以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平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丝保障,这样的交流方式更加有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员工真正详细的了解;其次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记录、查找、汇总、分析数据信手拈来,庞大的云数据信息管理必将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及人力资源战略实施乃至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另外,企业准确掌握并记录每一位员工的相关信息,通过对员工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学习培训、工作表现、绩效薪酬、兴趣爱好、能力目标等主要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有效运用,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系统,为企业员工提供完整的个人成长及职业生涯规划,时时发现员工偏差,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公平公正考核,真正实现人企和谐发展,对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挖掘员工潜力,凝聚团队力量必将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将是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

2.4完善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提高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对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进行选拔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准入门槛,提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整体从业素质,同时加强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管理安全考核,提高信息操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第二,制定分类分级的信息系统授权机制。针对不同职级和岗位的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制定分类分级的账号授权机制,对于普通的、常用的、保密性等级较弱的人力资源基础信息资料,可以开通给所有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管理操作人员;针对较为重要和机密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只能开通给相关工作的部门管理者;不同层级的信息查询权限应该根据组织性质有所限制,例如,企业总部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操作和查询权限,可以向下兼容涵盖企业各分(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全模块信息,但各分(子)公司不能向上兼容总部单位或其他平级单位的信息系统操作和查询权限,以确保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的合理性。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中的每个人相对别人来说都更为透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这种更强的透明度简化了管理步骤,节省了大量人员沟通时间。因此,企业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必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更大幅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红柳.云南某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

[2]陈浩颖.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23:25-27.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寒露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