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研究

2019-09-10 07:22王媛
教育·项目学习 2019年1期
关键词:表现性效度评价

王媛

摘 要:随着综合性的、研究性的项目学习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各个实践领域中广泛开展,与之而来引发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即如何正确地做好评价工作,如何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传统的纸笔测验已经不能够涵盖项目学习在学科中的运用,人们呼吁新的评价方式与之匹配。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它主张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倡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完成复杂的任务,并用一定的评分细则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它与项目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项目学习需要建立表现性评价系统,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项目学习 表现性评价

项目学习是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性学习,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还关注学生如何学。项目学习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阶段性成果、过程性文件、最终成果的形式呈现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是一种动态的、非标准化的实践活动。显然,传统的以客观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不能满足项目学习对学生的表现评价,项目学习呼吁一种更真实的评价方式。

一、 当前评价背景介绍

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从当前国内的教学情况来看,尽管部分地区、部分学校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总的来说,量性评价、分数评价仍然是国内评价的主要考核方式。

加德纳把传统教育称为“唯一机会的教育”,他说:“唯一机会的教学方法造成许多儿童失去自信,认为自己不是读书材料。 ”传统的评价方式基本采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它只是狭隘地体现了人类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并不能涵盖人类的全部智能;它只是片面地评估了学生学习能力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不能表现学生的整体能力。如果一味地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忽视综合实践的教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这与新课程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相违背的。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学校评价的过程中尤为重视学校对学生个性潜能的关注与激发的独特价值,要求学校不能用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来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把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关注作为对学校的重要考评机制之一。

芬兰教育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近期更名为芬兰国家教育局)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明确表达了这种对于评估的导向:“应将重点放在服务提供者整体的有效性上。注意力应放在整个组织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上,而非某个特定产品的质量。良好的教育质量并不是游离于社会系统之外或短期的,而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

据《美国教育真相网》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发表声明,他将努力确保多数美国人都有机会接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STEM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其中概述了政府的STEM教育计划,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三个目标是为未来的STEM劳动力做好资源储备工作,通过创造真实的学习体验来帮助那些将来会从事STEM教育职业的人群做好准备 。

综上可知,评价是学习的一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成功或失败只能从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具体事实中说明表现。项目学习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对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评价指向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整個知识网络,要对学生的探究性实践和社会性实践进行评价,即评价学生的高级思维和完成技能,以及学生在过程中所采用的探究方法,由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过渡。

二、与项目学习相匹配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最早应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到20世纪60年代在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许多专家与学者对表现性评价的概念给出了不同答案,其中,斯蒂金斯(Stiggins)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即“表现性评价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可见,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突出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那么,在项目学习中,如何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优势呢?下面将对表现性评价做进一步地分析。

表现性评价能使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有机结合。一方面,表现性评价标准的确立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细化。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起着统领的作用,它规定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范围,而表现性评价标准则是化抽象为具体,它详细地描述了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清楚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表现性评价对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知道,项目学习包含了一系列的检查点和里程碑 ,即学生个体或小组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在进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意外的收获。这些都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具体的检查点,与表现性评价侧重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相吻合,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检查点和里程碑式的成果,评价项目的进展状况,评估项目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是否采取该方案,推论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并利用这些推论的结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而调整教学。

表现性评价促进了学生学习。表现性评价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试,它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表现,需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探究活动。在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报告、作品集、成果展示、档案袋等形式记录学生的成长点滴,积极给予学生反馈信息,让学生不仅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态,还能及早地作出调整,知道自己的差距,增强对学习的热情,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另外,表现性评价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方向,为不同学习风格和技能水平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增强,学习动力也得到激发。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拓展相关知识,深化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运用和迁移。

项目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交流合作、收集整合并应用信息的过程。而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非认知领域的发展,顺应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者都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习惯,倡导多元化评价学生,注重过程性表现、终结性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表现性评价在很多方面是符合项目学習的理念和要求的。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系统的建立

项目学习以问题为导向,依据主题拟定真实情境,把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等组成一个有逻辑、有联系、多层次的系统。那么,基于项目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系统应该如何建立呢?

1.明确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依据。清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评价目标的确立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教学任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定。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具有目标—实践—成果—评价的一致性 。核心知识、主要的高阶认知策略、重要的学习实践是评价目标聚焦的重点。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也要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加评价的有效性。同时,在项目实施的开始、中间、结束,教师要定期对学生强化评价目标,帮助学生专注在项目过程上,发挥目标导向性的作用,保持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明确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目标的细化。如果评价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界定,那么评价标准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做”的过程,也是教师判断学生行为表现的依据。一般来说,评价标准提高了评判学生结果的可靠性、评判学生表现的公平性以及评定学生学业表现的有效性。

3.明确评价任务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表现性评价任务的依据。能否设计出适当的表现性评价任务是确保表现性评价信度和效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在设置评价任务时,要确保评价任务和评价目标的高度相关,并且允许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

4.确定评价工具

与传统的纸笔测验注重识记功能不同,表现性评价通常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行为表现的结果进行评价,通常有三种主要的工具,即评分细则、等级量表和核查表。

评分细则是学业质量标准的细化分解。设计和使用评分细则,是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的关键。评分细则包括整体评分细则和分项评分细则。其中,整体评分细则是描述学生整体行为表现的不同水平,可以将评价成果、与成果相关的报告和社会实践、探究性实践等相关的内容都整合在一张表上 ,其使用效率高,能呈现不同的多元视角,但是不能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做积极反馈;分项评分细则是对每一个主要特征进行区分,然后再针对每一个主要特征分别做相应的评分细则。它能评价复杂的行为表现,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学生可以根据评分细则,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动态,引发自我反思,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内驱力。

等级量表包含两大元素,一是对一系列不同表现行为水平的描述;二是不同的水平等级(如:非常恰当且有效、恰当且有效、需要改进、不满意)或频率等级(如:总是、经常、偶尔、很少、从不),如表1“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评价表”。它主要是对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做评价。而核查表就是一个将各种行为表现准则罗列出来的清单。评价者将观察到的行为与清单所提供的评价准则相对应,如果学生的行为表现符合其中某一准则,评价者就在相应的准则上做好标记。一般只适用于结构性强的活动评价或者是由一系列成分组成的行为技能评价。如表2“‘触摸人生修养’核查表”。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单一地评价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使用时,可以综合多种评价工具同时进行。

5.确定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档案袋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成果展示。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评价功能,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使用,并且要适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在项目初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情感、态度,通过概念图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已有概念的掌握程度;在项目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结束时,可以通过成果展示,鼓励学生表达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6.明确评价内容

每一项目最终都有其成果,其成果及成果的形成过程都是考察评估的范围,集中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作出评价,就要先明确评价内容的类型。在项目学习中,一般有阶段性作品、过程性文件和最终作品,还有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品质等。

项目的阶段性作品出现在项目的开始、中间、结束,是独立的成品,既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一般有提纲、计划书、建议书等。通过学生的阶段性作品,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同样,个人、小组也可以通过作品,衡量自己学习的进度,做进一步的反馈完善。

项目过程性文件展现了学生在项目活动过程中的实施环节,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动态。项目学习过程性文件包括访谈记录、电子邮件、笔记、项目进展小结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态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项目学习最终作品是一个项目的成果,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论文集、报告等。通过学生最后的成果,教师衡量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成,鼓励学生展示交流。

7.判断和达成评价结论

教师让学生在明确评价目标、任务、标准的基础上,对应自己的评价内容进行自评、小组互评,最后教师再展示自己的评价结论,与学生相互讨论,达成共识。

8.反思评价结果

评价具有反馈激励的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活动过程中,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分细则,了解自己的位置,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完善项目成果,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四、问题与对策

1. 评价的信度问题及对策

与传统评价方式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不同,表现性评价往往是教师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进行评分,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对学生评价的信度和公平性是一个挑战,如果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个相对公正合理的评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影响班级教学质量。

针对此,教师要和团队共同制订评价标准、评分细则,选用恰当的评价工具,及时与专家沟通。同时教师在评价时,注意提醒自己,克服个人偏见,提高评分的一致性,或者把评分结果与其他老师商量,看是否存在差异。评价标准尽量越少越好(不超过三或四条),尽量选取能集中反映学习目标的标准,过多的指标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评价指标的设定要基于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通过提供小支架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2. 评价的效度问题及对策

效度是评价中最重要的概念。效度就是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信赖评价结果作出的判断。主要可以分为表面效度、结构效度、结果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从表面上看,测验能够测到预测目标的程度。但是,正如“人不可貌相”等谚语所说,外表观察往往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更加关注结构效度和结果效度,结构效度指测验对某一理论或特质测量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隐藏的结构的评价。比如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鉴于此,教师可以选择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的行为表现,和学生多交流接触,深入了解学生。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评价任务,并且尽量设置覆盖学生综合领域的任务。学生在使用评价指标时,可以配以示例,示例可以是已往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成果,并鼓励学生用指标评价示例,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激发他们更多的想法。

结果效度是指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许多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学生对评价结果的吸收程度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合理有效的评价结果,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以强化,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鉴定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因此,教师要与学生积极地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反思总结,提高评价的效度。

3. 评价的实用性问题及对策

有效的评价系统需要澄清评价的内容、确定合适的评价标准以及编制每一个标准的评分细则,这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如果在应用的过程中使用不当,还会造成师生的疲惫和倦怠感,最后事倍功半。

针对此,教师在设定评价任务时,以项目内容、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评价量表的设置也要依托教学重点,集中反映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制订评价标准的环节中来,比如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一分钟的头脑风暴,然后再引导小组讨论、增删指标,最后全班一起整合修改。虽然在制订初期会浪费一些时间,但是学生在参与制订的过程中,会逐步寻求最恰当的表达方式,真正理解实现指标的含义,树立起用标准衡量作品的意识,这比教师直接把指标罗列给学生要深刻得多,并且随着学生对指标建立的适应性增加,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目标,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4. 评价者评价素养问题及对策

表现性评价系统的建立涉及评价目的、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分细则的设定,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个挑战。教师是课程实践的主体,教师对表现性评价原理、程序及要求的掌握影响着评价改革乃至于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认为纸笔测验是评价的全部,忽视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即便是注意到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训练,在应用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

所以,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思路和方法,还应该有系统的培训学习,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具体做法主要有:不要把评价当成是赞美,教师应该少夸奖、多鼓励;少表扬,多欣赏;少做判断、多提建议。评语切忌泛泛而谈,可以试着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比如描述学生取得的成就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形成自评的标准,不要一味地应和学生,使评价无效。

当然,单凭一线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建立专家与教师互通有无的平台。教师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专家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先进的思想。教师与专家及时沟通,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最后形成本土化经验;其次,校方要给教师足够的空间,支持教师实践探究,多提供教师岗前培训、集中培训的机会;最后,家长也应该消除“分数定天下”的观点,支持、理解、协助教师教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俆锦生.项目学习——探索综合化教学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7.

[5]周文叶,学生表現性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4).

猜你喜欢
表现性效度评价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大学生积极自我量表初步编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