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东
摘 要: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无法律的约束,国家就无法治理。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战略。不懂法、不守法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人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高中时期的我们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培养法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做了概述,接着分析了高中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培养途径,以期加强高中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一、培养高中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各种法律、法律现象等认知状况的总称。它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作为一个高中生,法律意识体现为对法律的敬仰,而且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切实履行义务。
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因为:第一,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是一致的。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度过的,那么学校的管理制度,比如校纪校规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的全面发展。另外,也只有我们具备了相应的法律意识,学校的建设之路才会更平坦。第二,是降低高中生犯罪率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完善,高中生接触的人、事物等越来越多,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不少高中生的思想防线是薄弱的,一旦有人教唆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而法律意识的培养就可以让高中生对好与坏、能做与不能做的事情作区分,减少犯罪率。第三,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高中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法律意识的培养可以让我们更了解法律知识来不断提升我们的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最大的力量。
二、高中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高中生的法律意识仍然需要加强。问题主要有:
(一)缺乏对法律系统全面的了解
一般情况下,高中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可以了解到基本的法律常识。因此,每个高中生都具有基本的守法意识。但高中生与社会的接触面是非常少的,只能通过较少的途径来获取基本的法律常识,想要对法律有个系统的了解就显得困难。另外,学校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较少,高中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从课本上了解到后,细节性的内容就会难以了解。同时,高中生又面临文理分科。理科生较文科生来说,对法律的深入了解就更匮乏了。诸如部分高中生因法律意识淡薄,有时打架斗殴导致被害方轻伤及轻微伤,如年满18岁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法律心理有所偏失
在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即渴望受到他人关注和社会认可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外界的干扰与约束对自身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等都不成熟,观察问题、遇到事情时极易产生片面甚至极端的心理,无法运用动态的视角或者是使用不合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些心理和行为势必会影响高中生对法律的认知。
三、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法律意识的培养对高中生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高中生自身这几个方面的一起努力。
(一)加强学校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力度
高中生的生活基本都是离不开学校的。学校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责无旁贷的。首先,每个学校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不同程度的法律宣传及教育,并通过讲座、宣传栏、板报等方式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其次,理論的学习是加强法律意识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理论储备,高中生才能对能与不能做的事情有个清晰的认识。最后,与平常的课堂相结合。高中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法律,学校可以挖掘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法律课堂、模拟法庭等形式让高中生更真实地感受法律的约束与存在价值。
(二)加强家庭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教育
学校与家庭是我们的大部分生活。因此,家庭的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充当主要角色,在生活中就要时不时地向我们灌输法律的知识,并用自己的行动告知我们正确的行为。同时,要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及时关注我们的心理变化,给予我们足够的重视,让我们远离那些错误甚至是违法的观念。比如在家收看电视节目时,多看一些与法律有关的节目,如《今日说法》、《法制在线》、《经济与法》,这些节目通常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俗易懂,高中生很容易接受,对日常的生活有极好的引导及教育作用。
(三)加强社会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配合度
高中生虽然在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中,但与社会的接触还是不可避免的。和谐健康的社会有利于高中生法律意识的逐步培养。反之,如果社会风气恶化,我们也会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严重的就会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因此,社会的健康与否与我们的健康成长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自己要是非分明,把在学校及家庭中学到的法律知识有机的与社会实际生活结合,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的培养法律观念。
(四)加强高中生自身的法律意识
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的良好条件只是外因,要想从根本上加强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从自身做起。首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中存在很多有形和无形的规则与准则,只有大家都遵守这些,社会才能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从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小事中锻炼自己,逐步养成遵纪守法和自律的良好习惯。其次,不仅要积极学习关于法律的理论知识,还要对法律的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利用课余时间多搜集法律类型的信息,观看法制类节目等逐步提升自身的法律深层概念和意识。最后,为了提升法律意识,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后认真深入学习法律知识,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制止不良行为,以免引起违法行为,造成社会不和谐因素。用自己遵纪守法的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同学和朋友。
总结
高中阶段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高中生更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更要不断培养法律意识,将法律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成为一个真正知法、懂法和守法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梓闻,关于当代高中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26)
[2]付琬彤,当代高中生法律意识之不足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