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有效性途径探究

2019-09-10 20:43曹水香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讨高中生物

摘 要:现阶段,高中课程各学科的教学普遍都缺乏对职业生涯的有效规划,对于高中生将来的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而言十分不利。本文以高中生物为例,简单阐述了在其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具体的渗透策略,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生物学知识体系与其职业规划能力的相结合,从而为其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讨

引言: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诸多重要的选择。由于缺乏对专业分类、职业要求以及对自我的充分认知,许多学生在选择文理班或填报高考志愿时通常都无法做出合适、恰当的选择。在进行专业选择时,高中生也普遍倾向于以学校的知名度、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等各方面的要素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而不是思考该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在开展学科课程教学活動时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导致高中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科内容的灌输教育以外,还应注重适当地渗透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们提前了解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相关信息,从而充分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帮助他们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

一、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探讨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学校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活动时要适当地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以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从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整体形势来看,每年大约都有近30%的高中生因无法顺利升学而步入社会职业生涯,这就要求他们在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时便接触一定的职业相关信息和知识技能。另外有近70%的学生则是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对于自己将来想要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不是很了解,单凭父母的安排或自己的个人喜好,仅少部分的高中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

由此可见,在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高中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规划与自我提升的能力。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人们平时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体系涵盖环境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分支,是学生们了解医药研发、育种工作、环境工程师、考古学等各种职业信息的绝佳材料,不仅能够为高中生将来的专业选择提供详细的信息,还能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有效促进其生物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途径探讨

(一)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与生物学内容相结合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高中生物教师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展开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一方面,生物教师可以联合职业规划教育机构联合编写一套适合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手册,将生物学内容与其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知与自己兴趣、能力相符合的职业,从而为其将来高考志愿的填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另一方面,鉴于目前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有限,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参观农业技术研发中心、生物科技实验基地、林业局等,使他们有机会亲自接触人工授粉、嫁接、动物细胞核移植等一系列先进的生物技术,不仅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生物学习兴趣,还能促使他们对生物学相关职业产生一定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二)通过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方式来有效渗透职业规划教育,既能够凸显出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和生活化,还有助于培养高中生自主探究的独立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讲解遗传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通过模拟医患间的对话交流巩固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此过程中,不但促进了高中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消化吸收,还充分锻炼了他们的职业交际能力,对其将来的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而言有着颇为积极的意义。

(三)借助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

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与其自身的人格特征和兴趣爱好有很大联系,只有当学生本身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兴趣时,才能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当中。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渗透职业规划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借助于一些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职业体现,如参与果酒、腐乳的制作,进行生态环境的调查等,让学生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职业的特色所在,进而为其将来的专业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其将来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和制定清晰明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必要的前提基础。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课本教材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同时借助于实践活动增强高中生的职业体验感,帮助他们正确定位将来的职业选择,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贾海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

[2]赖晰;黄燕;胡杰;李艳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8)

作者简介:曹水香(1987年8月)女,汉族,福建省龙岩市人,本科,中学二级职称,现就职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永定一中,研究方向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研究,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永定一中。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讨高中生物
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外来工子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