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中如何各自定位

2019-09-10 17:52:15王春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王春涛

背景:目前,偏远农村学校有很多尴尬的地方。例如,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了祖辈和学校,而作为“隔代”的爷爷奶奶们,大多“只会”管“温饱”或“只能”管“温饱”。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孩子,还很难做到。

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也应当是孩子的重要课堂,家长应是孩子的家庭教师,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这就产生了矛盾。

过程和分析:如何解决呢?作为农村教师,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什么呢?

一、家长层面

第一,要家长意识到自身在教育孩子中的地位。老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生课堂,应该让自己的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正能量。当然,父母外出挣钱把孩子丢在家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无法改变,但要求家长经常与孩子通过网络多沟通、多交流、多教育还是可行的。同时,祖辈既然接收孙辈,就应该担负起责任,家庭要开好“家庭会”。

第二,要努力提升家长自身的层次。如果世界上有最好的一对一老师,最终只能是家长。不管科任老师如何好,都无法无缝地渗透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里去,无法不计成本地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最好的教育,必然只能出现在家里。它是一个孩子成长为“人”的基础。因此,家长自身层次深刻影响着下一代。如何提高,唯有学习。教师要定期给家长群里发布有关知识,让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和探讨。

第三,教师家长共读一本好书。我校是这样做的,我们选择了共读一本书(如《不抱怨的世界》),开学之初,学校就公布了共讀方案。家长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下深刻的反思,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家长群,成了家长们“联机”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在探讨中产生心灵的共鸣,激荡共同的教育智慧,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

二、学校层面

第一,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家长沟通有关孩子的信息。我们要抓住家访这个好机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倾听家长的心声,开展面对面的家长咨询活动;每期至少开两次家长会,已达到全面了解和广泛沟通;每月发放《家校联系册》、资料、测试题,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完成,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对学生进行齐抓共管。

第二,教师不能端出“教育权威”的架子,居高临下地动辄请家长或批评家长。时下,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只要学生犯了错误,就把家长请来,借家长来惩罚学生。殊不知,学生在学校里犯了错,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应尽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改正。抚育子女是父母甜蜜的责任,但不是每个家长都会用“教育者”的姿态“教育”孩子,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很迷惘,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沟通和专业知识来提高家长素质。

第三,积极为家长解惑,纠正错误思想。当下,最为突出的有:

思想1:我们小时候,家里人不管不问,能成才的不也成才了么?

百年之前,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百米冠军成绩是11.8秒,放在今天比不上很多二流短跑选手,但在那个时代就是奥运冠军。可笑的是,如果今天的选手再用当年奥运冠军的方法去训练,那只能在这个时代成为炮灰了。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有的大环境,教育同样如此。过去无疑是放养式,不过所有人都被放养,也就并无不可。但在普遍精细养殖的今天,如果仍以放养的心态养孩子,无疑等于放弃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最终面临的竞争,从来不是绝对水平的竞争,而是相对水平的竞争。没有永恒不变的正确,只有最适应时代的做法。

思想2:某某家天天打麻将,孩子不也是考上北大了!

所有的宏观规律,都是以统计学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也就是说,允许存在个别的例外情况。我们承认存在无法解释的偶然性,但它是极其特殊的个例。一旦盯着这种东西不放,人就等于放弃了一切主观能动性,完全把命运交给概率的迷云。守株待兔的故事就不用再讲一遍了。人们常常嘲笑世上怎么如此愚蠢的傻子,却忘记这个极其高明的隐喻,在暗处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令人如履薄冰。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都经营得一塌糊涂,或者压根不想花心思去经营,也就极大概率决定了孩子不太乐观的未来。

三、家校交接点

常会有家长说,现在的老师什么也不管,总让家长管好孩子这个或那个;而一些教师又表示,现在家长手伸得太长,家长委员会甚至会在学校楼道巡视,完全成了副班主任。家长、老师互相抱怨对方“踩过界”的现象频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原因就在当前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协同出现了问题。三方各自定位不够清楚,分工不够明确。

家长需要什么,学校对应提供什么,学校需要家长帮助做的,家长能够给予,这可以看作边界。在家庭教育中,学校、家长、社会各有自己的定位,孩子、父母是当然的主角,学校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老师是家长最得力的合作者,社会是教育效果的验收地。同时,三方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家长容易感情用事、溺爱孩子,教育重点可能有失偏颇,学校在教育上具有权威性,在宣传家庭教育理论上最有效果,但其更注重学生的管理以及知识的学习,而孩子放学以后的空白时间,学校却又鞭长莫及,这时社会又能展现优势。掌握好了各自的定位和优势,对边界的划分也自然清晰。家校合作的最高境界,是家庭更像家庭,学校更像学校。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像孩子一样生活,更像孩子一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红.新时期家校教育合作的研究与实践[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

[2]杨荣明.农村家校合作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7).

[3]中华文库.家校合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家校距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奇妙学校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中国火炬(2010年4期)2010-07-25 07: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