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忠挺
【摘要】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进行识字教学,可以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总结问题和存在缺陷,积极应用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教学任务。一个小学生在低年级要识记一千多个生字,这种要求对他们今后的阅读、写作以及进行其他学科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则分析了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如何做好识字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感知觉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58-01
0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比较顺畅地进行语言表达。如果学生识字量不足,书面语言就无法得到完满的表达,口头语言也就无法从书面语言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因此,识字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识字是阅读的先导,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感知觉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呢?下面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心理过程,结合心理学科,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谈谈识字的技巧所在。
一、利用感知觉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感知觉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观察辨析事物的能力低,认识事物比较笼统,对一些差异比较小的东西容易忽视。这对识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为我们的汉字结构特点比较复杂,字的变化和差异不大,甚至有许多字只是笔画的部位,长短组合不同而已。这样的字,对一个低年级感知觉发展不完全的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一定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教会学生识字。
例如:我们在教学生识字时,要先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字形的方法。如果是独体字,如何从上下结构去观察:如果说合体字,又如何注意献从整体去观察分析,分出各个部分,然后从部分到整体;而在部分中,又要特别注意各个细小,易错的地方。这样,我们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又能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了解到汉字的整体结构特点,提高识字能力。
二、营造兴趣氛围进行识字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让学生没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三、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點是以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因此,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注意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形式来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中,真正地认识生字,有趣形象地牢记生字。例如教学“闪”,我设计为用自己的身体向教室的前门边一闪,问学生:“老师这样做是什么动作?”学生肯定会说:“这是闪。”接着可以告诉学生这个“闪”字,就是门里躲进一个人。这样,学生就在教师一边动作一边讲字的过程中,比较牢固地掌握了这个“闪”字。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虽然是以直观形象为主,但毕竟是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而识字教学,也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汉字的结构与字形是比较复杂的,这个复杂给学生带来许多困难,但也同时可以很快地训练他们的抽象思维。我们的识字教学的整个过程夹杂着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活动。在完成识字教学时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一定程度。
四、贯穿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摆正彼此的位置,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在熟读课文后,老师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
例如: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我让一组同学扮演偏旁,另一组同学扮演另一半字,其他的同学都拍手大唱“找朋友,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然后组合在一起指名学生认字,然后再让台上的小朋友继续再去寻找还可跟谁组成好朋友。
五、有机结合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必须与阅读同步,在阅读教学中把识字与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等有机整合,让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和巩固。尤其是低年级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巩固识字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爱发脾气的孩子》这一课时,首先要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符号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形,了解字义;再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用上本课的生字词练习说活;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随文识字,这时,每个学生都赋予了生字以感情色彩,使生字成为有意义的符号。
结语
综上所述,文字是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从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自动地识字,使而学生能在书面语言中汲取更多的营养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窦娇颖.如何提高识字教学质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第05期.
[2]毛俊晖.识字教学三题[J].小学语文教学,2003,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