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2019-09-10 07:22梁树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转化成因学困生

梁树伟

【摘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但是,就是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这一现象也是越来越明显。在学校资源的配置上农村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差别,很多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础设施、师资力量都无法与城市中的学校资源相提并论,而我们也慢慢的习以为常。对于同学们来说,初中阶段是拔高的阶段,如果初中阶段再不的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将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很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德育出发,对农村中学学困生的转化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农村 初中 学困生 成因 转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41-01

0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想办法帮助初中同学更好地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的瓶颈。本文是以农村初中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对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模式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一、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因

学困生的成因有很多,对于农村初中同学来说,我们可以将学困生的成因归纳为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基础问题。农村同学一直以来在农村接受教育,农村的学校在资源配置,教学设施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城市,而且在师资力量上也配置失衡。愿意留在农村教学的老师数量少,所以在农村大班教学已经成为常态。老师难以顾全大局,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一旦落后,难以再次跟上老师的步伐。第二,学习意识。很多同学认为学习没有用,因为在农村那个大环境里学历高的人寥寥无几,在他们看来学历可有可无,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就明显不够,不愿意花心思在学习上,影响学习效果。第三,家庭环境。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居多,在家里缺乏父母的管教,而且农村里农活较多,很多同学在家里都会帮忙做一些农活家务,精力分散,影响学习。

二、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

1.端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

对于农村同学来说,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需要为家里做一些家务,在一定程度上就分散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精力。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态度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慢慢的就成了班级里的学困生。老师让同学们重视态度,首先任课老师强调态度的重要性,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其次,老师可以从自己的态度出发,起到一个引领引导的意图。

例如,很多同学因为没有家长的约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不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农村的同学家长很多不在身边,所以老师需要扮演起家长的角色,认真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当同学们不服管教时,老师也应该耐心的指导。老师要积极的和同学沟通,找到同学们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从源头上更正同学们的思想。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没用,因为自己的父母学历不高,现在可以外出打工挣钱。老师就要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让同学们知道,学习层次的提高可以让我们有一个不一样的视野和平台。老师们在对同学们进行德育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短片的形式,因为农村孩子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时比较感兴趣的,课上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会达到一个集中同学们注意力的效果,从而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思,有所悟。

2.对同学们进行分类教学

(1)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在对同学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接受能力、交流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的不同,学习的效果遇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老师需要针对同学不同的特征,对同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为每一个同学在性格上都有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有不同。所以,老师要针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德育的教育,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有的同学是在学习習惯上有问题,因此学习效率低下。有些同学是在学习环境上有问题,在家里根本无法学习,影响学习效果。有些同学是在教学方法不合适他们。所以,老师要根据同学们的问题,从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等不同角度对同学们进行针对性指导。

(2)夯实基础,分层巩固

在进行德育教育之后,我们需要对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于同学们不同的掌握情况进行不同方向的指导,针对同学们的薄弱地方进行夯实基础,让同学们可以不断地巩固,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

例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我会让同学们在课后时做一些基础类题目,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我会安排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同学们可以有一定的提高。

(3)尽其所能,分层评价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同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一样。虽然我们用各种方式让同学们能够同步进行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学习效果的分层。所以,我们在对同学们进行考核的时候,需要针对同学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评价,而不是只针对同学们学习的效果,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因为如果有一个同学学习能力不够,他已经尽心尽力去学习,学习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老师就应该适当对其放低标准,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动力,有自信。如果过于苛刻会让同学们一蹶不振。

例如,我会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将班里的同学进行分层,在批改同学们的作业时,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层次对同学们进行打分。如果层次不同的同学在作业完成情况上是相同的,那么学习层次较低的同学会得到相对较高的分数。

总之,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在德育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培养同学们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和个人修养。在学校主要课程学习中,我们强调分类教学。在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做到分层教学,尽可能顾全每一个学生,不让他们掉队,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

[ 参 考 文 献 ]

[1]赵晓兰.农村初中教学中的问题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5).

[2]陈小英.浅谈农村初中德育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本[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8).

猜你喜欢
转化成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