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2019-09-10 07:22刘东武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刘东武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高中物理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其蕴含的学科素养是育人的工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以立德为先。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物理概念、物理量关系及定理定律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93-01

0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高中物理教学引入到核心素养教育时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中物理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要充分发挥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品德品格及人格方面的优势,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根本任务,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坚定社会主义道德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以成长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1.高中物理包含的德育内容

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物理学科中蕴含的丰富德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物理学科包含的德育内容主要有学习目的教育,即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树立个人生存发展、国家富强及人类进步的目标;高尚品德教育,即使学生在探究客观物理规律的基础上培养诚实守信、做实事、讲真话的人格品质;顽强意志教育,即通过学习物理学家克服困难取得的物理成就,而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及克服困难的决心;良好习惯教育,即使学生学习到物理学家对待研究的一丝不苟,重视细节、精益求精的习惯;合作交流教育,即使学生明白,一项成果是由多人共同努力完成,需要在学习及工作中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理想抱负教育,即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了解物理学家的抱负,从而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真理教育,即学习物理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从而坚持真理;世界观教育,即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进行分析世界和自然。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物理课程的属性,同时也是新课標的要求。高中物理的教育目的是育人,是将生物人培育为合格的社会人,教育的价值在于未来。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这四个核心素养都指向育人这一目标。物理观念是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然并解释自然;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必备能力;科学态度和责任是学生对探究自然有一定兴趣,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物理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感情价值的教育使学生在未来走入社会后能实现全面发展。作为物理一线教师,要明确物理的育人目的,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2.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对策

2.1榜样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家的事迹等的榜样作用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首先,通过物理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在物理研究的过程中,物理学家研究出的每一项成果都是经过无数次验证、实验,推翻自己假设从头开始再进行验证的过程所得出来的。如在讲授电磁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法拉第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讲力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哥白尼为了研究天体运动进行无数次实验,以验证自己的“日心说”,以及牛顿发现和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在讲授光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双缝干涉实验的过程;在讲授热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对磁致伸缩效应是如何坚持不懈地观测,最终发现了导体电阻。通过这些著名物理学家研究相关定律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可能成功。

其次,通过介绍中国的物理学成就,提升学生的信心。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物理内容向学生渗透,中国的物理成就不止古代四大发明,还有古代的赵州桥是通过力学原理进行建造;《墨经》中早就有关于光学的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等原理的内容;神舟飞船说明了我国力学原理的成就。通过这些中国的物理成就让学生知道,中国的物理在古代和未来都是在发展着,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信心。

最后,通过教师的素养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言谈行为。

2.2物理科学作用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学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贯穿始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尊重客观事物规律,通过物理的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通过理论讲授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如在讲授“惯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当学生在做跳远、跑步等动作时,都离不开惯性的作用,没有惯性,人的行为会受到影响,但是惯性也会给人的安全造成危害。赛车在比赛过程中在转弯处急转弯时由于惯性作用会滑出赛道;汽车在刹车后,如果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也不会立即停稳。在讲授摩擦力时,可以告诉学生,摩擦力可以让运动的东西静止,如可以防止车子打滑,同时也会造成设备损坏,如机器运转过程中的摩擦力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其次,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物理的每一个概念、定律都是从客观规律中总结出来的。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让学生理解事物是存在客观规律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得出正确结论。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即要教师言传身教,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家的事迹、物理知识的科学性来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教师在善于挖掘物理知识中的德育素材和资源,将物理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结合,以使德育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培养综合发展的人。

[ 参 考 文 献 ]

[1]刘娜,杨士泰.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2014(5):141-143.

[2]王春晖,钟绍春等.文化视域下的初中物理课程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7(5):40-45.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