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
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教育界意识到创新思维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创新性思维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训练。批评性思维并不是简单地判断文本中作者观点的正确与谬误,而是基于目标导向性思考,评价性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构思推理进行逻辑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一复杂过程较为完整地表现在分析性阅读过程中。本文以俄语泛读课程为例探究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探索俄语专业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批评性思维;创新思维;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1-0089-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1.017
一、问题的提出
2010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强调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新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素养被中南大学刘新庚教授定义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也就是在人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可行的方式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其包括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等基本素质。近年,国内关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研究性论文多达2525篇。研究者们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从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信息素养、专业素养和科技、学术等角度探索激发、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方法和模式。其中很多研究者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结合本校专业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笔者研读已收集的有关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文献资料后,发现几乎没有文章谈及如何培养俄语专业学生创新素养。更没有文章论及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他者经验
学者李中斌在《创意人才胜任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书中介绍西方国家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总结美国经验时提到,“以高校为平台,重视创意通才培养”[1]。美国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多领域和跨学科培育创意思维,培养创意修养;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化批评性思维训练;重视跨文化教育,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异域理论,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训练其团队协作能力;利用具体课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考、批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等。理论上讲,这种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体系有借鉴价值,但需要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
虽然,创意与创新皆为创造性行为。与西方侧重创意相比,国内的创新更侧重于实践性与实用性。国内许多兄弟院校基于本校具體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总结大量实践教学经验。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实践训练方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如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张明珠面对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即国内高校知识产权课程设置中缺乏理工科知识的课程,以及授课过程中重法理教育缺少实务技能教育等问题,提出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教育,将知识产权意识内化为高校学生的创新素养品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钱骏提出将创新创业实战训练融入课程教学,以跨专业联合教学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社会化合作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融合,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玉春和刘德宝两位教师利用教学改革探究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他们以《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契机,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为载体,运用创新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尝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的工程师。
中西方教育界都认识到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而新颖的创造性思维形成条件是,强调清晰性和合理性的批判性思维。可以说,创新人才培养首先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训练。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美国教育界掀起的批判性思维运动遍及全世界,各国高校纷纷开设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近年,我国各大高校也开设了作为通识课程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但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为批评性思维由思维范式沦落为单纯的知识性技能,即涉及逻辑学和论证技巧的辨别技能。脱离实践运用的术语堆砌和苦涩难懂的逻辑理论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思维方式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法仅靠开设一门课程便能实现。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夏年喜[2]撰文倡导批判性思维训练从小学阶段开始,从每位教育工作者自身做起,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和课型特征,有意识地将批判性思维训练与课程教学相融合。与集中开设思维训练课程和理论术语灌输法相比较,笔者认为这种侵入式训练理念更具有实践价值,更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思维训练原则。
三、课程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学者王裕宁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依据的传闻所左右。”[3]抽象概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被解释为“批评性思维是一种决策过程” [4]具体说是为寻找不同解决方案过程中进行的批判性思考。这种目标导向性思考包括,全面考量已搜集信息,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性判断,在此基础上构思推理,进行逻辑判断并得出结论,最后对逻辑性结论进行辨识性判断。批判性思维离不开分析、评价、判断和演绎归纳推理等思维过程。而训练分析评价和推理论证的重要途径便是分析性阅读或批评性阅读。对于俄语专业大学生而言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俄语阅读和写作。分析性阅读训练集中体现在俄语泛读和报刊阅读课程教学中。以跨文化交流和对话性为主要特征的俄语泛读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框架,这些是创新性思维不可或缺的条件。为了切实有效地通过课堂教学工作实施批判性阅读,需要营建师生间平等对话,同学间协同合作的氛围。首先,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氛围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批评和正确表达,不断探索和不断自我修正。同学间分工合作、彼此协同和资源共享的学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意识到团队中个体的作用,培养尊重他人与和而不同的做事风格。总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和协同合作的学习气氛是分析性阅读训练的基本保证。
分析性阅读训练主要分为三阶段:第一,挑战阶段。教师依据教材选用阅读材料时,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的、吸引人的足以激发学生研读兴趣的材料。以问题方式确定阅读目标。材料选定后,引导学生按照话语交际原理,即信息发出者(作者)─信息(文本)─信息接收者(读者),以回答预设问题:“作者在说什么?”“作者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作者为什么如此表述?”“‘我’对文本内容作何判断,有何结论?”等涉及理解、阐释、评价和实践等问题。要准确回答与文本内容有关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找关键词,中心句段的方式捕捉主要信息;以语篇为单位筛选分析信息,提炼作者的观点。第二,信息处理加工阶段。阅读过程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基础上,划分段落,拟定标题,按照逻辑归纳文本主题,编写大纲。将阅读过程中获取的新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和比对,分辨出文本信息内容的真与假,判断作者观点的正确与错误,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具体方法为标注性阅读,即梳理材料内容按照情节主题和论据等分类使其图示化、系统化。以便在全面准确理解文本基础上回答“作者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作者为什么如此表述?”第三,反思阶段。明确文本主要思想和作者观点,厘清文本主题阐述的逻辑,正确转述文本内容,准确表达自己对所述问题的态度和评价。思考自己最初的观点,回答阅读目标中提出的问题:“我”对文本内容作何判断,有何结论?利用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完成实践性拓展学习环节,例如,小组讨论、辩论、尝试小论文创作等,将自己的观点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听取他人意见,进行自我修正。这三个阶段形成认知、沟通和管理体系。不但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理解、想象、交流、反思和行动的学习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加深思想深度,丰富表达方式,创造教育自我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某些优秀品质,如责任意识、善良仁爱和尊重他人等。下面以教学实例展示笔者与学生共同体验分析性阅读带来的快乐。
笔者执教于西安石油大学,我校俄语泛读课程选用教材是史铁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俄语专业阅读教程2-3》。该教材第2册中第13篇《Мышка》(《小老鼠》)、第17篇《Закрытое сердце》(《封闭的心灵》)和第26篇《Люби и охраняй природу!》(《请爱护自然!》)可以组成独立章节。这些文本内容涉及人与动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虽然三个文本分布在不同单元里,但它们都是生态主题,而且文本中生态意识突出。生态主题和生态意识是俄语泛读课程的教学重点之一,因为它关涉个体自我完善,家国天下情结的培养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现实问题。在学习第4单元“动物”主题时,笔者提前说明第13,17和26篇文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预留问题:三篇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学习《Мышка》时,提前设定下列问题:Какава мышка в глазах рассазчика?(叙述者眼中的小老鼠長什么样?)Домовая мышь часто вызывает у человека ненависть, за чем она так мило описана в тексте?(家鼠通常会令人憎恨,为什么文本中这只小老鼠被描述地如此可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些问题没有也不需要标准答案,只需要对自己的答案做出合理解释。随后结合这篇文本的课后问题,从文本中捕捉关键词句。例如,回到Как автор первый раз видел мышку? (作者第一次见到小老鼠时是怎样的神情?)学生只要记住两个动词,вскрикнул(尖叫)和 小老鼠исчезла(瞬间消失)就可以正确回到该问题,同时也交代故事起因,为后期叙事奠定基础。为了引发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思考,在第二个课后问题 В какое время обычно появляется мышка?(通常小老鼠何时出现?)补充提问:Как изменились отношения межу рассказчиком и мышкой? (叙述者与小老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找到第三段关键句“Во мне проснулся интерес к этой мышке. Чего она хочет(我突然对这只小老鼠产生了兴趣。想知道它想要什么。)时,但这个答案并不完整,因为此句仅交代“我”开始关注老鼠,却没有后续过程。文本中有句段描写人与老鼠的系列动作,描绘出人鼠间的互动和“我”的情感变化。首先“我”发出一系列动作如,наклонился, чтобы к ней присмотреться(俯身仔细打量这只小老鼠),рассмотрел(打量),положил и давал печенье(放置饼干给小老鼠);描写老鼠的回应性行为时,文本使用如下几个动词,счезла(消失), привыкла(习惯), с аппетитом сьела(大吃特吃), утерлась лапкой(用爪子洗脸), стала внимательно смотрела на экран(开始认真看电视)。“我”的感情变化 Я привык к ней. Теперь мне было бы скучно смотреть телевизо одному. (我习惯了这只小老鼠的陪伴。现在,我不再是独自一人地看电视了)其中одному一词令人联想到老鼠出现之前“我”的孤独和寂寞。当学生注意到这一点时,基本可以回答О чем автор хочет сказать в тексте на тему мыка (作者通过文本《小老鼠》想说明什么?)多数学生回答为Мы привыкли друг к другу. Мы с мышкой вместе. (我们习惯了彼此。我与小老鼠一起看电视。)但联想性问题,如Вы можете так делать , как рассказчик? Почему он может относиться к мышке без ненавидения, а с интересом и уважением? (你们会像叙述者这样做吗?为什么他对待小老鼠不是仇恨,而是心怀尊重和带着兴趣?)会令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生态伦理观:仅从生命的生长、繁殖和死亡来看,生命本是平等。这也是为什么叙事者会在人人厌恶的过街老鼠身上发现“Она была хороша!”(它长得真漂亮!)解答完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与此类似,学习《Закрытое сердце》时,也是先设定问题: Как вы понимаете образ дедушки?(你们如何理解爷爷这个人物?) Почему мама сказала, что у дедушки закрытое сердце?(为什么妈妈说,爷爷的心灵是封闭的?) По содержанию текста , В чем большое несчастье человека, А как Вы думаете? (根据文本内容,人的最大不幸是什么?你们又如何认为?)然后结合文本细读,逐一回答启发性问题。阅读《Люби и охраняй природу!》时,设定的问题是 Как Вы думаете о 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м кризисе? (你们如何看待生态危机?)Чем можем делать в улучшении 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ы?(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周围环境?) 这些预留性问题作为课余作业留给学生思考,当学习第三册教材中第59和60篇文本《Чужого горя не бывает1-2》时,再次重温上述预留问题。结合爱人利物,民胞物与的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每篇文本中表达的生态思想: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人不是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而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个元素,个体的为善抑或作恶对自然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放弃人类中心思想,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摒弃个人中心主义思想,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抛弃贪多求奢的欲望,学会认识自我,争取与自己和解,不断自我完善,追求精神成长。这些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为题” 完成学年作业,即学年论文抑或赏析生态主题的俄文文本,最后以班级为单位交流读后感。2016级学生的俄语泛读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举办经典文本赏析大赛。全年级学生研读俄罗斯生态小说家阿斯塔菲耶夫长篇小说《鱼王》中《一滴水珠》的节选段落,并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分享。对于学生表述的观点,教师不做价值性判断。老师与同学共同评选出最佳选手。这些同学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以便与大家分享经典文本,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的创作虽然稚嫩,需要大量学术训练才能达到学术论文水准,但学生习作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令人想起俄罗斯学者利哈乔夫的观点:具有审美能力和道德力量是人的优良品质。而这一品质保证我们明了生命意义,了解历史使命,实现自我超越。因为“人应该不单是超越,更应该是超越自我,超越日常琐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回顾往昔,展望未来。” [5]以天下为己任,不断超越自我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创新的源动力。
四、创新思维训练中的三结合
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拓展阅读与反思性思维训练,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结合泛读课程教学材料的广博性,有意识培养学生基于本土文化的批评性思维训练。课堂上,基于教材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拓展中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独立观察,凝练问题;课堂外,按照所学主题向学生提供相关文化知识的材料,其中包括音频、视频和文字文本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熟练运用互联网收集相关文献材料,练习利用快速阅读技巧,浏览标题、摘要、结语,迅速筛选出所需文献材料以便精读,提炼文章观点,结合自己经验和体悟,独立思考,敢于有理有据地发问质疑,大胆表述自己的奇思妙想,提出自己的新颖观念,撰写读书报告或阅读心得。此类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瞬间即逝的模糊观点,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为掌握学术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在创新思维训练过程中,我们坚持尝试三个结合: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俄语语言技能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各层次的学科竞赛;结合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组织兴趣小组和社团,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尝试申报校级科研项目,实现学以致用。无论何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其主旨是,教会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利用互联网收集文献资料。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技巧扒梳文献,批判性研读后归纳总结并完成综述。研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及时总结点评各種创新实践训练。
中国传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相结合。为了使学生拥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宝藏”,具备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中俄文化对话,强调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接受俄罗斯文化。例如,基于儒家仁爱说批判性对待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中的无等差之爱。通过课外的拓展性阅读延伸课堂主题的方式把创新意识渗透和浸入式创新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比中俄文化差异滋养创新意识,借助浸入式课外阅读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情感教育与审美素养和创新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为了保证创新思维训练取得良好成效,充分发挥艺术审美和情感教育的作用。教师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如俄罗斯文学阅读社、俄语戏剧社、俄罗斯文化社等,以艺术陶冶情操,以艺术之美培养高尚的品行和高贵的精神。教师引领学生营造并享受宽松自由、轻松娱乐的氛围,借助朗读、表演和创作等课外活动体验和感悟俄罗斯文化,实现艺术审美和创造性实践的结合,培养发展创新素养。
结 语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其中创新理念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关键,而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宗旨。其中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训练。针对俄语专业教学而言,与专门开设思维训练课程相比,侵入式批评性思维训练较为可行。也就是说在俄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和课型特征,有意识地把批判性思维训练与课程教学相融合。为了保证创新性思维持续有效地发展,要做到三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相结合;情感教育与审美素养和创新素养的培养相结合。这样即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也实现了授人以渔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中斌.创意人才胜任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79
[2] 夏年喜.作为通识教育的批判性思维课程[M]//王德胜.教育创新.思考与分享.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34-340.
[3] 王裕宁.逻辑通识与批评性思维训练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15.
[4] 王爱娣. 美国课堂教育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36.
[5] Д.С.Лихочев. Письма о добром и прекрасном [M].Москва: Дет.Лит.,1985 [2018.11.2]https://b1.culture.ru/c/102019/Письма%20о%20добром%20и%20прекрасном.pdf
(责任编辑:蒲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