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杰 王振涛
摘要:在中学阶段,体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体育教学意义重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所取代,本文就从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和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的优缺点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了解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传统教学;比较研究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学体育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中学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差异。然而对于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二者的优势,找到最适合的平衡点,为当代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负责,为中学生体育教学精神负责,使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的优缺点
传统体育教学的优点在于易教和易学。朴素的民族品质对教学朴实无华的特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且传统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对规定范围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予以不断提升。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反复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相关的体育动作进行不断的摸索,这就提高了学生对技能的创新水平。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把这些学习情况作为体育考核的标准。
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对体育课堂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为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常常会占据体育教学实践,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于体育的不重视,长此以往,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提高。另外,传统体育教学大多是以参加赛事或运动项目为目的,只学习相关技能,对于其包含的理论知识避而不谈,这就导致学生对于体育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无论是室内教学还是室外教学,都只是在一味地重复固定的话题和动作,这种教学风格无法吸引学生,极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因此,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一致性和纪律性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主能力,使原本活泼好动的中学生变的了无生气,破坏了体育教学极具活力的氛围。
二、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优缺点
新课标体育教学本质不在于完成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开放式地进行学习。新课标一再强调以中学生的健康为主,提升学生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注意加强自身身体素质、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等等一系列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及行为,让体育教学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仍然会进行示范,但这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某一种体育运动,然后让学生对这项体育运动提意见,然后大家一起进行尝试、一同进行练习,促使大家一起进行互动,让大家真正去接受这项体育运动,最后才能真正学会体育运动,并且喜欢上运动。并且在进行教学前,老师会先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体能进行安排,因材施教。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
然而,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程度相对较弱,虽然教师具有较高的体育水平,但在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合理,导致大多中学的体育教学设施得到了相应的改进,但部分偏远的地区未得到较大的变动,依然存在器材老化、更新不及时、类型不全面等问题。
三、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对比
第一,传统体育教学死板且落后,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利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而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不遵循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脱离死板套路,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运动进行学习,如果再进行辅导和练习就可以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度,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喜爱,自然就可让学生主动进行体育运动。只有适应新时代,才能有效地提高新时代人才的身体素质,这是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取代传统体育教学的必然原因之一。
第二,两者的主体不同。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体,需要依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或者学生是否已经接受了这些知识。还有一部分老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这样很难培养出好的人才。在新课标中,学生是主体,需要以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老师从旁指导,由此可见,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会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传统教学的固定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室外教学,传统的教学有着教学目标,以及固定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让学生不能进行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新课标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它更加的开放,将“教”与“学”对换,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且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就会对体育课程更加感兴趣[2]。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有很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而且老师可以逐一进行指导,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自我锻炼,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相比而言,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就比较明显了,如思想较为片面、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单一、教学过程趣味性较低等。新课标不再束缚学生的思想,可以说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突出了当代体育教育的“素质教育”,是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宜峰.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159-160.
[2]牛海峰.新课标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1 (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