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美
摘要:莫言的小说《拇指铐》里出现的成语颇多,使小说内容更加生动,深刻,使读者百读不厌。此论文主要论述本篇小说里出现的成语之蒙译方法。这篇论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作者和译者的简介;第二部分,论述小说中出现的成语之蒙译方法;第三部分,结语。
关键词:莫言;《拇指铐》;成语;蒙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1-0066-03
1《拇指铐》简介
1.1 作者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汉族,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山东省高密市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代表作品: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4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
2019年,创作的《等待摩西》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12]。
1.2 译者简介
照日格图,蒙古族,出生于1983年2月10日,内蒙古库伦旗人,随后迁至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现为内蒙古民族青少年杂志社《内蒙古青年》杂志副主编,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2005年7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新闻编辑学系。照日格图用蒙汉双语写作,亦在互译蒙汉双语文学作品,创作发表作品累计达80万字。
2001年,《畅想春天》,书评作品发表于《中国图书商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影评作品发表于《大众电影》《影博·影响》(中国电影博物馆馆刊)等。汉文原创以散文为主,代表作品有《怀念一垛草》《马莲花开》等。翻译作品有《莫言短篇小说集》,《水浒传》等。
1.3《拇指拷》原著与译著简介
临近黎明时,阿义被母亲的呕吐声惊醒。他拿着母亲给的两根银钗连夜穿过著名的翰林墓地跑去邻镇的八隆镇抓药。到药铺时门锁紧关着。阿义到门口等了一会儿,终于等到了药铺伙计,虽然没到开铺时间和不收银饰,但伙计看到阿义的一片孝心还是把药卖给了他。
阿义高兴地捧着药往家走,经过翰林墓园的时候被一男一女怕所做事情败露强迫阿义拷上了拇指拷牵在了松树下,让他在这儿自生自灭。阿义试图挣扎过,但是也无可奈何。随后的时间里,虽然有很多路人经过,但任凭阿义怎么喊叫他们都无动于衷。不知又过了多久,要去酒宴的三个人下车帮阿义鼓捣了一会儿,没弄开拇指拷怕耽误酒宴开车离去了。随后又来了个带着孩子的女人,她用镰刀试图帮阿义砍掉松树,但是砍到一半镰刀崩了以后怕被男人骂就给阿义喝了半壶水,说着给男人送水去就走了。
阿义就这样昏昏沉沉的到了傍晚,那时候的阿义又饿又累,再加上一天的喊叫他的嗓子早就哑了。昏迷过去的阿义在梦中感受到了他一直以来向往的一切。
2《拇指拷》里的成语之蒙译方法
成语就是由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多由四个字组成,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张牙舞爪”。跟上面说的一样成语有它特定的格式,所以对翻译增加了一点难度。在《拇指拷》里面的成语的蒙译方法里做了一些分析,其有直译法,意译法还有音译法。
2.1 直译法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所谓直译,就是指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也不排除在短语层次进行某些调整。简单地说,直译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表达方法,句子结构与原句相似。
例如:
原文:牛奶的气味丝丝缕缕地散发在清晨的空气里,在他面前缠绕不绝,勾得他馋涎欲滴。
原文:他跑得汗流浃背,腹中如火。
“腹中如火”的蒙译即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又保留了原文的形式,是典型的直译。
原文:阿义感到那只大手又硬又冷。
“又硬又冷”在原著中通过比喻形容那个男人的来表达他的冷酷无情。所以用直译法在译文中也用到了这类词语。这样更贴切原文的表达方式。
原文:粗糙的树皮把他的肚皮和小腹拉得鲜血淋漓,锁住的手指更是爆炸般的奇痛。
在原文中“鲜血淋漓”这个成语很好的表现了阿义当时的状态。所以译文用了直译法翻译不会扭曲原文的意思。
2.2 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在没有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文化特点翻译了原文中的一些词语。也就是说没有翻译原文的语言功能,只是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译者在翻译这篇短篇小说时用的最多的翻译方法就是意译法。
例如:
原文:在明晃晃的月光大道上,他看到自己瘦小的身体投射出摇摇晃晃,忽长忽短的浅薄暗影。
原文:它发出一声严肃的鸣叫,华羽翻动,无声的滑翔出去,降落在流金溢彩的麦田里。
原文中的成语“流金溢彩”在译文中被意译成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虽然意思表达到了但失去了原文的色彩。
原文:女的很年轻,白色圆脸上生着两只细长的,笑脸盈盈的眼睛。
原文中本来有四个字组成的成语“笑脸盈盈”,译文只用了一个字就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这也能体现出蒙汉两种语言的异曲同工。
原文:“女子把一本绿色封面的小书摔在石拱桌上,拍拍屁股,不声不响的走进麦田。
译文里把《不声不响》翻译成,译文正符合原文的意思。
原文:走路时左顾右盼,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2.3 音译法
在蒙汉翻译中所谓音译法,就是指把原文的一些词语翻译成译文的一些发音相同或想近的词语。先不说成语,我们日常都知道的人名或地名的翻译翻译方法就是常用这种的。这篇小说里的有些成语的翻译也是如此。
例如:
原文:“呱呱唧唧”,“呼噜呼噜”
3 結语
分析《拇指铐》的蒙译,得出蒙古语和汉语成语的等值翻译有一定的难度,译者翻译这篇小说中的成语时意译法用的较多。汉语成语翻译成对等的蒙古语成语才能完全体现出原文成语的意义,并且能够保留原文成语的色彩。《拇指铐》里出现的汉语成语之蒙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等。只要在原文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些翻译方法才能够体现出原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并让译入语读者很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杨才铭.作品翻译与口译概论[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2] 杨才铭.蒙汉翻译基础[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3] 杨才铭.蒙汉比较与翻译内[M].蒙古民族出版社,2003.
[4] 乌日根达来,宝音达来,斯琴图.蒙汉成语大全[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97673018-65C6-41B0-B74B-E966F0B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