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媛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素质的不断提升,档案工作在我国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履行也开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并围绕提升档案工作者社会责任与综合素质的路径开展了深入探讨,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社会责任;精神建设;综合素质
受档案管理者观念陈旧、档案意识淡漠、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等问题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档案工作者不清楚且不能够较好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档案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受到了较为负面影响,而为了尽可能改变这一现状,正是本文围绕档案工作者社会责任探微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档案工作者需要履行多方面社会责任,而结合工作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本节围绕立足“五真”、了解“家底”、争新作为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1.立足“五真”。为较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的一系列挑战,档案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做到“五真”,即“讲真理”、“讲真我”、“讲真心”、“讲真情”、“讲真实”。“讲真理”要求档案工作者真正为历史负责,为现实担当,基于对真理的坚持、对信念的坚守,即可真正以实践寻真,以实绩亮剑;“讲真我”要求档案工作者保持健康向上且乐观豁达的阳光心态,并需要具备满含家国情怀的大智慧;“讲真心”需要档案工作者做到真心实意对待档案工作,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讲真情”要求档案工作者学会关爱他人,保持真实的情谊;“讲真实”要点档案工作者真正用心体会工作,并永葆平常心,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捍卫真实。
2.了解“家底”。档案属于档案工作者的核心所在,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收好档案、管好档案、用好档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基于档案工作本身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查明“家底”、查清库房、明确馆藏价值、认清政策边界、加强资源利用。查明“家底”需要档案工作者清楚了解档案移交状态,以及档案移交等工作存在的历史欠账,馆藏档案的质量和数量也需要同时得到明确;查清库房需要保证“常态”清理到位与“业态”整理到位,基于专业技能的档案科学分类也需要较好实现吗,以此实现“动态”的管理到位;明确馆藏价值需要档案管理者真正对珍贵档案如数家珍,并正确认识不同档案的价值;认清政策边界要求档案工作者认真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规与政策,以此把握政策标准、合理应用法律武器,这样才能够不断夯实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工作者需在资源體系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创新档案征集方式、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加大档案编研力度,资源利用的加强便能够更好发挥档案工作效用。
3.争新作为。为更好适应新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挑战,档案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做到争新作为,这样才能够更好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档案安全的保障、档案队伍的团结、单位形象的塑造、基层基础的夯实均属于档案工作者需要关注的焦点。档案安全的保障需同时关注火灾隐患排除、综治安全确保、信息安全确保,通过地毯式的隐患排除、先进技术与严格制度的应用,即可全方位保证档案安全;档案队伍的团结维护也属于档案工作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档案队伍的战斗力也才能够由此得到保障,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真正在工作中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单位形象的塑造需通过硬件提质、软件提标、安全设施设备配齐实现,档案工作者需以此通过档案载体实现文化与自然、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映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实现全方位升级;基层基础的夯实要求档案工作者认识到知识“档案专业人员”的身份,并响应国家对档案专业化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地方性的档案管理办法形成常态化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档案工作者便能够自全称监督、科学指导下更好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并为档案工作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提升档案工作者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质的路径
为保证档案工作者更好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其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此本节围绕提升“两种能力”、坚持“三个创新”、强化综合素质深入探讨了提高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质的路径。
1.提升“两种能力”。为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质,首先需提升其创新能力与信息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档案工作者更好满足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创新要求档案工作者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真正实现自身认识的升华,这样才能够更好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难题,档案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够获得有力支持。档案工作者的创意意识培养必须充分结合时代与社会形势,真正做到以创新求发展,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档案管理体制、创新档案管理机制、档案管理方法,更好满足档案工作需要;随着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我国早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而为了满足网络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档案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以此保证自身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现代化、信息化方向的档案工作发展也能够获得有力支持。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信息管理能力缺乏属于现阶段我国很多档案工作者存在的不足,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更深入参与到专业化、信息化的档案工作探索中,通过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即可更好满足工作需要。
2.坚持“三个创新”。在提升创新能力与信息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应坚持思想观念创新、职能创新以及服务机制创新,由此档案工作者即可更好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思想观念的创新要求档案工作者真正结合时代发展,转变自身对档案工作存在的传统观念与认知,通过开放意识、增强时效,更好服务于高效优质、反应迅速、信息灵敏的档案服务机制建设,档案工作的时效性、预见性以及针对性均可得到较好保障。通过增强开放性意识,档案工作者得以从传统条条框框式的档案工作中挣脱出来,在知识的武装、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支持下,档案工作者得以更好面向社会,保证档案服务工作的更好开展;职能创新需建立在档案工作者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此保证档案工作更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并真正落实“三个转变”,保证档案工作的更高质量开展。“三个转变”要求档案工作者基于收、藏、借用等常规服务,不断探索挖掘、编辑、研究工作的开展,由此探索超前服务,档案工作者即可在不断强化内部服务的同时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机制创新要求档案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共用,并以此重点加强服务职能与联络职能。服务职能的加强要求档案工作顺应网络时代特征,以此保证档案工作能够更好与互联网相结合,以此推进档案工作内容与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联络职能的加强要求档案工作者更深入理解档案的信息资源属性,并以此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配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档案工作者即可自觉遵守和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3.强化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强化同样可保证档案工作者更好履行自身社会职责,因此可采用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坚持与时俱进的素质强化方式。加强思想教育需重点保证档案工作者的政治可靠性,作为重要的政治性工作,各地档案部门必须坚持不懈的长期围绕档案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此保证其能够保持科学的政治方向,档案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也能够由此不断提升。在科学、坚定的政治方向指引下,档案工作者便能够充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与要求更为科学的解决工作问题,并能够更为自觉的遵守《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此外,思想教育还应重点关注档案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法律修养提升,以此保证其能够拥有更高的保密意识,杜绝岗位泄露、违章违法等行为出现。
加强岗位培训可保证档案工作者拥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专业认识和服务意识也能够由此不断提升,这些均可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同时,还需要关注档案工作者的职业意志锻炼,保证每一名档案工作者均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不断强化自我敬业意识、形成良好的专业行为。专业技能的培训、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培训也需要得到重视,通过为档案工作者提供参加各类档案学术会议的机会,档案工作者便能够通过与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探索、研讨,实现眼界的开阔,并在不断的思想交流中实现共同提升。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需结合网络时代的档案业务管理自动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现状,由此培养更多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技术操作技能、电子文档管理技能、信息工程知识的针对性培训也需要得到重视,档案工作者由此实现的职业素养提升同样可较好得到满足。
与时俱进的坚持需保证档案工作者树立终生学习理念,由此檔案工作者即可避免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受传统的思维、习惯定势影响,忽视创新和学习的情况在我国档案工作中较为常见,为解决这种情况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档案工作者必须真正转变传统维、习惯定势,以此突破自身思维、习惯做法,由此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即可更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社会发展进程。在学科相互融合的影响下,档案工作的更高质量开展必须借鉴和集成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人机关系学、计算机学科等,由此档案工作的内涵可由此不断扩大,终身学习理念在档案工作者社会责任履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能够由此得到较好证明。
综上所述,档案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履行多项社会责任,如立足“五真”、了解“家底”、争新作为,而为了保证社会责任能够较好得以履行,提升“两种能力”、坚持“三个创新”、强化综合素质等具体路径必须得到重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与应用也需要得到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田园园.以激情、责任、担当履行青年档案工作者使命[J].四川档案,2017(04):21.
[2]宋英梅.浅析档案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J].黑龙江档案,2017(04):72.
[3]叶 萍.网络时代青年档案工作者的责任与素质提升途径[J].兰台世界,2016(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