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虚拟社会网络语言作为新兴语言的一种变体,网络语言之间演变成了语言理论体系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对此,在文中主要阐述了虚拟社会网络语言的修辞手法,并对相关的语用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虚拟社会;网络语言;修辞及语用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世界的交際逐渐演变成了沟通交流及休闲的主流形式,虚拟社会网络语言依靠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逐渐幻化成了新兴语言主体。作为一种新型语言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就需要从其多个方面开展探究,在文中笔者主要从修辞及语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问题的讨论。
一、网络语言中的常见修辞
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修辞活动是具有选择性的行为。在日常的对话过程中修辞行为主要含有词汇上的同义选择,也有语法上的同义选择,而大部分情况下指的是同义词、句的使用,而在语言体系当中有着众多的同义词、句可以选择,虚拟社会网络语言的修辞也是如此。
(一)网络语言概念与日常词汇相同,但组成不同
这些词汇主要是通过输入键盘中的各类元素所构造而成的网络用词所进行的概念表达,诸如各种链接及汉字符号等。同样在进行交流时可以将愤怒心情进行表述,比如日常使用的词语“可恶、讨厌”等,显得过于正经,而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进行交流时选用“>一(”等符号语言,不但简洁明了,同时还具有新鲜感。从而符合绝大多数年青人的猎奇心理,与现代的“快餐”文化特征相符合。
(二)部分网络用语词具有新或奇的特点
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当中,其主体网民为青年人,这个群体具有非常强的反传统感,喜好创新,并非将传统语言拿来就用。诸如很多港台流行语,“天才”也就是“天生蠢材”的意思,“神童”也就是“神经儿童”的意思,而“蛋白质”就是“笨蛋、白痴、神经病”的综合名称,这是对忽视传统而趋新求异的主要网络现象。除此之外,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当中,年轻人们追崇革新,喜欢使用各种新颖的词汇,更偏向于创作及改造。诸如通过“写手”来代替“网络作家”,“灌水”来替代“随意编造”等。这些词语都是新颖网络词汇的主要标志,在虚拟社会中不使用则会被当作是不入流,很快被认出是“菜鸟”。
二、网络语言与语用策略
虚拟社会的网络交际与现实的交流存在很大的区别,在无声或身体接触的非语言接触状况下,要想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一般情况下都必须通过极富有表现力的方式进行情感的表达,因而使得生动、灵动且具有个性的语言策略在网络世界中备受喜欢。
(一)保存了基本的原形及其原意
在虚拟社会的网络语言当中,虽融入了缩简、仿拟等修辞方法的网络语,但大部分还是保存了标准汉语的原形及涵义。仿拟这样的修辞主要是依靠已经使用的表现模式,而临时创造出来的新语言模式。采用仿拟网络语言中的形式常常与当下的焦点话题有关,诸如“佛系”表示着超然的生活态度,还存在着“佛系生活、父母”等;“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常用来表达某些人或事所变现出与以往给人不一样的印象,诸如“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撒老师”等;“教科书式的……”主要表述的是某件事非常规范、标准,从而具有榜样的作用,诸如“教科书式的罚篮”等。
(二)保留部分原形,改变其原意
在虚拟社会的网络语言当中存在着一些词语,其保存了部分汉语原形,但是却失去了其固有的涵义。这些词多见于比喻、夸张等修辞语句之中。比喻主要是通过相类似的物品进行比拟的修辞手法,因此采用了比喻的网络语在网络沟通中只保留了其化用涵义。诸如“恐龙”等,在网络社会当中,就不是普遍认知的动物,而是对长相存在巨大缺陷的人所进行地描述。“造砖、拍砖”也不指的是建筑中专业术语,其在网络社会中主要是指“跟帖、批评评论”的涵义。此外,还有“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并非指的是通信体系当中的传输通道,而是比喻在谈话过程中双方缺乏共同话题或者无法了解对方所表达的具体涵义,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及交流。
(三)失去了部分原形,却保留其涵义
网络语言中还有一部分这样的流行词,虽然它们身上基本没有规范汉语的影子,但意义并没有什么变化。具有谐音修辞的网络语尤其可以展现出这样的特性,除了数字谐音之外还具有外文谐音等。数字谐音有:1414——意思意思、282——饿不饿、7086——七零八落等;具有时尚意味的谐音词汇有:海豹——海报、围脖——微博、童鞋——同学等等。从而上述的例子很容易看出,网络语言当中的谐音词汇大部分是来源于规范的汉语、外语等。从文字表明来看,对网络用语不娴熟的人而言是非常难理解的,然而在知晓其发音之后又会突然想起。从而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网络谐音词汇并未对语音的原意进行改变,而主要改变的是表现形式方面。
三、结语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网络用语及其所用修辞都是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是现代及科技不断发展而诞生的文化。网络语言因为是源自社会,因此其表达方式有着非常强的丰富性及灵活性,因而使得其修辞手法及语用策略不断更新,进而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对网络语言的修辞及语用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对引导网络语言规范具有非常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6(03).
[2]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 语言文字专家说“我不再认为网络语言是垃圾” [J].呼和浩特语文学刊(高教版),2010(05).
[3]孙绍荣.浅析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及对策[J].英才高职论坛,2016(03).
作者简介
高岩(1982.01.23—),女,汉族,黑山,高校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语。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7CYY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