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玲
游戏、幸福、自主、健康、完整
等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由单纯重视集体活动转变为一日活动皆教育的大课程观。幼儿园课程是一件正在发生着的事件,幼儿是事件的当事人。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家长的工作情况、周边的社区资源及文化底蕴,开展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主题活动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课程审议。
为了让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幼儿发展需要,我们基于现有教材,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季节变化、节日等确定主题,尝试实施预课程与生成课程相结合的展开方式。现以大班主题活动“身体里的好朋友”为例,来谈一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寻找主题课程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大家也非常认同幼儿园课程应当来源于幼儿生活。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幼儿对身边发生的、亲眼看见的事情感兴趣,愿意去探究其中的奥秘。那么,如何让幼儿能够持续且深入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分析和评判该兴趣点是否有探究价值,然后教师、幼儿、家长等共同收集各类资源,支持幼儿的探索和体验,最终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有一次,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地玩着区域游戏。突然传来了一声比较响的奇怪声音,原来是一名孩子放了一个屁。其他孩子开始笑话他,他很不好意思地一个人站在旁边,显得非常尴尬。
在一次集体活动中,一名孩子突然去大便,因为厕所紧靠活动室,不一会就传来一阵阵臭味。其他孩子都在说“臭死了、臭死了”,那位正在大便的孩子听见了,很长时间都不好意思出来。之后,性格内向的他很长一段时间即使想大便了也不愿意在幼儿园解决了。
幼儿放屁和大便后的遭遇,都使幼儿的心理受到伤害,甚至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让教师和家长头疼,也影响了幼儿的健康、社会性发展。于是,教师开展了集体综合活动“你不知道的三个朋友”,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用画画、猜猜、听听的方法,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人体中大脑、肚子、心脏的作用,知道屁和大便产生的原因。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图书区提供了绘本《你不知道的三个朋友》供幼儿阅读。教师发现经常有几个幼儿围在一起边看边交流,在日常活动中也发现幼儿还在继续交流关于身体的各类问题。于是教师利用散步、过渡环节和幼儿交谈,讨论了有关骨骼、大肠、鼓膜、胃等话题。“下个主题我们就来研究自己的身体吧!”教师的提议得到班级绝大多数幼儿的赞同,主题活动“身体里的好朋友”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二、从已有经验和资源出发开展主题课程
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应该与幼儿身边的资源紧密相连,教师要借助幼儿身边的各种生活资源、社会资源等来开发主题课程,使课程真正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一)谈话与调查问卷
教师在晨谈时与幼儿一同讨论身体里的好朋友,帮助幼儿熟悉人体结构,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探索。教师利用户外、表演、建构等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索身体的秘密。在主题课程的起始阶段,教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课程内容。
(二)幼儿园资源
教师利用幼儿园科学发现室里五层人体拼图、显微镜等材料,让幼儿了解人体内部主要特征结构。教师提供《嗨,身体的各位》《身体的秘密》《食物的旅行》等与主题相关的绘本,引导幼儿边阅读边认知身体。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展与需要在相关区域内提供视力表、体重秤、人体组合模型、五官组合图、身体迷宫、人体刮画等各种与身体有关的材料,让幼儿自主操作、自主探究身体的奥秘。
(三)社区及家长资源
教师请家长带孩子一起收集有关人体秘密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社区医生为孩子示范为病人看病的正确步骤;擅长生物学的家长为幼儿讲解有关身体的知识和秘密……这些都成了主题课程开展中的资源,帮助幼儿深入地学习和探索。
三、以一日活动为主线实施主题课程
“一日活动皆课程”是一种大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在幼儿园尤为重要。如何以一日活動为主线实施课程呢?在“身体里的好朋友”这一主题里,我们不仅仅关注学习活动,也不仅仅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课程。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等都是课程的载体和形式,只要能够帮助幼儿开展研究、解决问题,就可以“拿来用之”。
课程应当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调查统计后的结果之上。主题开始前,教师就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已经有了哪些相关经验。因为问卷需要家长协助完成,所以在问卷开始部分,教师对主题来源进行了说明,以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是这样写“问题来源”的:11月22日,我班开展了集体活动“你不知道的三个朋友”,介绍了“脑教授”“心小姐”和“肚子先生”。我们发现幼儿对身体器官非常感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提出了很多关于身体的问题,他们有强烈的欲望想要了解自己身体里的好朋友。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探索身体里的奥秘,我们计划将下一个主题定为“身体里的好朋友”,设计了三个问题:1.你知道身体里有哪些器官吗?(想一想、标一标)问卷后面附了一张小朋友的图片,让孩子直接在图上标注。2. 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讨论过身体里还有哪些好朋友吗?(讨论完家长记录下来)3. 你最想了解身体里的哪个好朋友?
教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后发现,幼儿对胃和心脏最感兴趣,其次对肝、肺、眼睛、鼻子、耳朵、大肠、小肠的关注也比较高。因此,教师安排了“我们的身体”(科学)、“五官很重要”(健康)、“我们在呼吸”(综合)、“食物的旅行”(语言)、“我的好朋友”(户外建构)、“五官的作用”(户外探究)等活动,既考虑到涵盖各个领域,又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并贯穿到一日活动之中。
四、从教师自省的视角评价主题课程
课程评价是通过观察、谈话、作品分析、测评、白描等方式记录教师教育行为、幼儿发展及参与和学习的过程。教师运用评价方案对课程实施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教师为幼儿制定科学、适宜的课程活动内容。
在主题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从自省的视角,按照课程发展的路径,每天对照我园《主题课程自我评价表》进行反思,并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探索和学习的需求。在主题课程结束后,教师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家长参与程度以及对幼儿是否适宜等四个维度进行反思性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及轶事记录、日常观察测评表以及幼儿的作品等来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了解家长对相关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另一方面获悉课程实施中对幼儿在家的影响,从而来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并思考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而言之,幼儿园课程应建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幼儿园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因此,幼儿园和教师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开发、实施幼儿园课程,并使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