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亮
[摘 要] 人力资源的科学化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概况为切入点,向人们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并总结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了解决方案,希望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机制 培训力度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其名为《管理的实践》的著作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并将“人力资源”定义为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人才的总和。本文所讲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预估和设计,其中包括人力需求计划、人力培养计划以及人力招聘计划等,其目的是让人力资源发挥出最佳作用。另外,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们的思想实施诱导,并以报酬支付的形式去激发人们的劳动欲望和积极性,最终取得有效的业绩。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事档案管理阶段。该阶段以资源档案管理为主。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形成阶段。该阶段形成了专门的管理意识。第三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形成阶段。该阶段出现了有效的管理模式。第四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该阶段实现了资源管理的迅速发展。第五阶段是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阶段。此时的资源管理升级到了战略层次。
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进行科学化管理,就会限制企业的发展,造成经济的落后,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改革和完善。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可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只有具备充足的优秀人才,才能促使企业向前发展,才能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国主要的模式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家族式管理,强调的是家族管理;第二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团队管理,管理重点是团队[1]。具体分析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具备系统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人才,即我们所谓的约束员工的行为,也包含了相关的监督机制,其目的是对员工实施合理的工作安排,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国内的多数企业认为,对人才的管理并不重要,忽视了人才的作用,导致人才的积极性无法调动,使得整个企业的考核制度和薪酬体系不合理,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另外,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企业内部人员素质的下降,出现了企业员工特别是技术仁人才的不足。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导致企业的人员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优秀人才的缺乏和普通员工的过剩,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长此以往,人力资源结构失调,必然导致企业的社会竞争力下降。
(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不足,配置不合理
人力資源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企业间的资源流动,二是国际企业间的资源流动。从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员工工作处于不变的状态,部分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稳定性,降低了资源的流动,甚至实施了一定的政策去约束员工的流动,即便存在人员流动,也仅限于企业的内部。这种对员工的约束性使得员工的创造力出现下降,员工的主动性也渐渐消退,尤其不利于那些富于挑战精神的员工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力资源流动性的下降,也造成了人员配置的混乱,员工的优势和岗位不匹配,员工的优势无法发挥,导致其工作效率低下。
(三)人员培训力度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提供优厚的待遇,做到对优秀人才的合理使用,这个过程就需要制定计划,其中之一就是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科学化的员工培训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能影响员工自身的职业生涯策划。实施培训后,员工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为后续企业的发展做了保障,员工也可从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培训的成本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员工也会做到全身心地努力。但是,国内企业员工的培训并非如此,其仅仅停留在表面,员工的综合能力无法提升,也就谈不上全面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因此受限。导致该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企业财力的不足,这使得企业的员工培训只注重流程,不注重效果,员工的综合能力并未出现本质上的提升;第二点是企业员工培训的走入了误区,未从企业的持续发展角度入手,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培训方式不合理。人员培训应综合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可鼠目寸光。
(四)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较差,需要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具有技术含量的。简单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相关的管理手段需要包含科技元素,管理内容要不断丰富。要想从本质角度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性,就应该从管理者入手,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我国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较差,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知识视野较狭窄。对于该问题,企业领导需要加以重视,尽快解决[2]。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了保障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企业应该重视“以人为本”,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首先,企业要了解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目的,进而确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其次,以市场为中心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管理计划应包含五点内容:第一点是员工职位的升降计划;第二点是人员的流动计划;第三点是员工的发展计划;第四点是员工的培训计划;第五点是人员的招聘解雇计划。所有计划都不是随意制定的,需要进行综合分析,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合理的价值观,即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尽可能做到价值观一致,将二者的目标相统一,对于员工要做到赏罚分明,尤其是鼓励员工实施大胆创新;二是科学的薪酬体制,既包含员工的激励制度,也包含员工的发展制度,借助一切条件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存在感[3]。
(二)借助有效的员工培训挖掘人才、培养人才
员工培训制度的确定,也需要考虑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规模,但无论哪种培训形式,都需要与员工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资源,从这个角度看,人才的培训就是一种企业投资,具备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做的是尽量降低风险,提高回报率。从员工角度看,专业培训提升了他们的综合水平,并将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使自身的利益得以提高[4]。
(三)为员工塑造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灵魂,合理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只有处于合理企业文化环境的员工,才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生存。另外,科学的奖励机制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不可缺少。对于员工来说,奖励机制不仅仅是物质角度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角度的鼓励,让员工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国内的企业肩负着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命,应该向员工展示企业的文化,向员工传递企业的精神,让员工与企业站在同一战线上,共同努力和发展。员工应该不负企业的使命,用行动树立企业的形象,帮助企业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这也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目的,只要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發展,实现双赢[5]。
四、结语
在未来的时间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继续蔓延,企业间的经济竞争可想而知。所以,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在新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成了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决定着未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我国企业需从自身的角度入手,掌握自身经济的发展状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创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系统,强化企业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用优秀的人才去应对未来的经济竞争。
参考文献:
[1]陈立荣.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企业研究, 2007(27):15- 16.
[2]陈惠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J].经济与管理,2001(7):5- 6.
[3]李晓芳.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17- 18.
[4]盖红梅,陈保和.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瓶颈和解决渠道[J].化工管理,2004(5):21.
[5]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5):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