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耕文化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系

2019-09-10 09:12刘燕
家长·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探究能力

刘燕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农村学校利用农耕文化开展第二课堂,编制农耕文化校本實验课程,把农耕文化中反映自然科学的传统文化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将小学科学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明了化,将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大突破,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

关键词:农耕文化;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发现知识和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基于农耕文化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农抑商”的思想,所以农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农耕”“农事”都是我国历史的重要文化符号,农耕文化可以说是我国历史的主动脉。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在“农事”中发明的,如:先民“刀耕火种”的石器、铜器、铁器,自然火和人工钻木取火等;后来有了铁犁的发明、水车的发明,乃至火药的发明都与“农事”有关。基于农耕文化下的科学课程能使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得以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自我认知、相互交流、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有关杠杆的原理以及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现象等都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开展。杠杆原理的应用无处不在,被世界誉为“古代第八大建筑奇迹”的万里长城,在修建过程中就广泛运用了杠杆原理。燃烧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点等三个条件。我们的先民在很久之前先是用自然火来“始熟食”,后来有个叫伏羲的“能人”教人们“钻木取火”原理就是燃烧的三个条件。结合实际如“钻木取火”再开展实验教,学生既学习了我国农耕文化历史,还可以理解和消化课堂上的实验知识。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的有效融和

为了改善现阶段这种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动手操作实验教学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想办法将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正常的实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让学生对我国农耕文化历史现实生活多一份理解和热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第一,就地取材开设第二课堂。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实验室搬出教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校农场或者学生自己家里,让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在试验场上的融合。

第二,就地取材选取实验器材。农村学校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根据实验科目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地选择实验材料,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实验器械等,做到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在实验器材上的充分融合。

第三,让学生在享受大自然和传统农耕文化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学生生活在农村,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相对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和传统的教学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成为学生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强有力的资源后盾。

第四,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中的实验大多设计的是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动手去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在传统文化感染下,农耕文化是感召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动力。

毫无疑问,因地制宜,基于“农耕文化”在农村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是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最佳选择。基于第二课堂的实验教学能明显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融人传统农耕文化是对我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中才能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而热爱自然科学,使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教学开创一个新局面。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蔡铁权,臧文或,姜旭英.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建宏.农耕与传统文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探究能力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
“重农抑商”的文化内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