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
摘要:问题导学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问题是学生思考的源头,是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重要载体。利用问题来引导学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更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小学数学;小学生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并不丰富,因此在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时,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精心的设计问题,然后通过问题的引导来促进学生交流思考,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具体来说,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导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之处
数学教材当中的许多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性,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也有许多逻辑方面的联系。很多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基于知识之间的这一特点,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学法实施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之处进行问题导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过的旧知识,并从旧知识当中抽象出新知识。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①先独立列式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48+122、260-135;②2元7角+3元5角、8元9角-1元6角。通过这两个整数加减法题,学生能够回忆起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而可以为学习新知识——小数加减法做好铺垫。元、角相加的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为后面理解小数加减要对其数位做好铺垫。
当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时,就能够更好地完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综合数学学习水平,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导在知识的重、难点之处
每节课堂对应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将重、难点内容讲解给学生,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但如果仅凭小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去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学习,又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此,我们可以在重、难点之处设计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导学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知識。
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对 、 、 、 等分数进行操作,引导学生想一想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大小有什么联系。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① 把“1”平均分成了几份? 呢? 呢? 呢?②第一种分法,也就是 ,取了其中的几份? 呢? 呢? 呢?③第二种分法平均分的分数是第一种的几倍?④ 的分子分母是 的分子分母的几倍?经过思考和回答,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知识的重、难点之处设计问题进行导学,更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在采用问题导学法时,要充分考虑重、难点。
导在自主学习的关键之处
在当前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自主学习的环节,然后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来完成新知识的预习。这样一来,既能够帮助学生打好上课的基础,又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在组织学生自主预习正比例和反比例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并了解这部分知识概念,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小小在看书之前做了一个计划:看书的天数1天、2天、3天、4天……分别对应看的页数为20页、40页、60页、80页……在小小的计划中,( )和( )是有关联的量呢?看书的页数会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呢?这种变化有规律吗?天数与页数之间的比值都是( )。
在学生自主预习时设计问题进行引导,能够让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这样一来,学生在上课学习时便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效率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法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个环节,我们都可以用问题导学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就能够全面发挥问题的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进步,打造出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王秀馨.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