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霞
【摘要】“无声则无情,无情难称歌。”“情”与“声”相辅相成,如果没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内生情感驱动,就不能形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最佳境界,让我们通过渐进式体验、多元化演绎、对比中感知、形象化表现等方式,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最终达成“声”“情”合一的完美艺术境界。
【关键词】 情感 声音 以声传情 以情带声
情——感情,情绪,情怀,情操,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理状态,真情实意,情景交融。音乐教学中的“情”特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
声——音也,声音,声响。“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在音乐教学中,“声”特指声音、声乐,声乐艺术主要通过歌唱来传达思想感情。
思语:歌唱,是表现音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歌唱者通过声音的传达来呈现音乐作品。然而,歌唱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分情感和一种文化。在歌唱艺术中,好的歌唱应该是声音优美悦耳,情感真实动人。声音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声音的灵魂,有了情感的歌唱才能将音乐作品的简单“呈现”转化为丰富地“表现”。那么,如何来“传情”,如何来“用声”呢?
一、渐进式体验——以“情”孕“声”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感悟、陶冶、诱发学生情感。情境的创设,于音乐作品的情感展现而言,“情”会更加浓厚;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言,“意”会更加深刻。如果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分层递进,适时点拨,借助联想和想象,把干瘪枯燥的音乐符号化成形象鲜活的画面,就会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以教学《愉快的梦》为例,上课伊始,教师结合旋律创设了多个不同的梦境,以旋律的变化帮助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感知音乐要素对表达音乐情绪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歌唱的声音进行指导。
(1)哼唱感受温馨甜美的梦:启发学生用流畅的气息、连贯的声音歌唱温馨的梦。
(2)改编欢快热情的梦:启发学生将这条旋律的速度、节奏等元素做些变化,加上跳音记号、改成附点节奏等,用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愉快的梦境。
(3)体验愉快的梦:将旋律再一次进行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因为音乐元素的变化而产生的梦境的变化,同时歌唱声音中表现出节拍特有的摇曳感、荡漾感。
(4)共探愉快而丰富的梦:将旋律丰富成二声部,引导学生感受合唱这一演唱形式,让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感受、体验合唱中声音的和谐统一。
以上环节是该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将歌曲的主干音提炼出来,创设多彩的梦境,引导学生在这样多彩的情境中练声,情境创设和歌唱训练完美结合。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情境中,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不断推进,表现的形式不断变化,在分层体验、逐层推进的活动体验中以“情”孕“声”,从而有创造力地表现歌曲。
二、多元化演绎——化“情”为“声”
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某一事物的幻想是作者心理活动的投射,是内心情绪的映照。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常常会将自己的情感蕴含于其作品中,教师通过歌唱的方式演绎和表现原作品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用歌声来传递,让学生的歌唱在情感的萌发中自然生成,灵动地展现出来。
《踏雪寻梅》一课中有这样一个乐句:
这个乐句一共四个小节,用了四个“响叮当”,铃铛的声响在黄自和刘雪庵的笔下是如此的热闹,呈现出色彩缤纷的“语象”,就像一个个电影画面依次展现。教师让学生学习感受这个乐句,启发思考,并做多元的尝试:
(1)当听到远处小毛驴脖子上响起的铃铛声,用怎样的力度演唱?
(2)小毛驴越走越近,用怎样的力度演唱?
(3)赏完梅花,带着怡然的心情远去,用怎样的力度表现?
(4)清脆的铃铛声不绝于耳,四个“响叮当”用怎样的形式演唱?
上述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运用力度变化和不同的演唱形式,将骑驴赏花的快乐心情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欢快的铃铛声中形象地感知诗人踏雪寻梅时悠然自得的心情。音乐语言由冰冷变为温暖,画面由沉静变为活泼,情感由沉睡变为苏醒,缤纷的形象伴随着歌声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在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中唱出了自己独特的歌声。也许,这些画面从此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积淀为音乐素养,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丰富的养分。
三、对比中感知——借“声”唤“情”
歌唱,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歌唱,可以构造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引发听者的共鸣。在音乐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可以模唱,可以做对比,可以是动态的尝试,也可以是静态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领悟和体验,从而尝试用声音准确地表达情感的勃发,唱出最动听的声音。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是四年级的一节歌唱教学课,表现了山里孩子对大山的热爱。延绵的大山造就了孩子们广博的胸怀、宽广的歌声,在歌曲的演唱上也有它独特的地方。教师用几组春意盎然的图片带领孩子们走进大山,风吹着树叶“哗……哗……”,山里的清泉“叮咚叮咚”,山谷的回声“喂……”,情境的创设自然而又美妙。老师自然哼唱出这样的旋律:
山里的小朋友也想来唱一唱,表达他对家乡的爱,他们是怎样唱的呢?老师画着旋律线又一次歌唱:
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山里孩子的歌声和老师的哪个好听?为什么?学生将两种歌唱方式进行对比演唱,在歌唱中体验旋律的异同,学生们根据歌曲的特点得出:山里孩子唱出了一座一座的小山,唱出了家乡的味道。虽然两条旋律都用到了同样几个音,但是音符更为密集,节奏也更丰富,且富有变化。学生将这两条旋律用歌声表现出来,一字多音,起伏流畅的旋律,连音线的正确表达,学生用歌声唱出了大山的“味道”。
歌唱中,你的聲音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到音乐中去体验,去尝试,通过比较分析,探寻到最贴切的歌唱方式,从而表现出音乐作品最原始的意蕴和情感。
四、形象化表现——以“声”传“情”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有的欢快热烈,有的意味深长,这些音乐语言犹如甘泉,滋润着学生的情感。歌唱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掘“音乐语言”的内蕴,提炼、展示教材内在的情感内容,把作品的“情”悟出来,把学生的情“唤”出来,让学生积极体验,形象表现,从而唱出最真切的声音,传递最真实的情感。
以《大海啊故乡》一课为例,老师通过深情而富有感染力地范唱,引导学生将歌曲分成“低吟浅唱”和“深情呼唤”两个部分。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思考:旋律中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整个音区也提高了,表现了大海怎样的形象?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第二句音区有变化吗?你又发现大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用动作模仿大海的浪潮涌起和浪潮回落,并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借助形象的动作表现大海的变化,将情感、情绪、情境的表达再一次融入歌唱中。然而,歌曲没有就此结束,作曲家觉得情感表达得还不够充分,又将这两句的旋律重复了一遍,老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交流:重复的两个乐句怎样表现?演唱力度也只是简单地重复吗,还是要有所变化?情绪是否有了变化?为了更好地体验到这种变化,在讨论交流的互动式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再一次加入表演,最后感知:重复的乐句,歌曲情绪上更加激动了,呼唤的感觉更强了!最后一个乐句同样音区变低,力度也有所减弱,情绪也慢慢地回落了!随后的歌唱中,因为有了形象的动作表现,有了力度、情绪的变化,学生歌唱的表现力更强了。
教师对音乐文本的有效“解读”, 使歌曲内在的情感应然显现,而形象的表现式音乐活动,又能使学生充分融入歌曲的情境中,情感的表达通过歌唱真实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歌唱更有艺术感染力。
五、“声”与“情”合一——“声”“情”并茂
歌唱艺术中,声音是基础,情感是灵魂,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情”“声”密不可分,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最完美的境界。充满情感的歌唱,是音乐表现的佳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真切地传递音乐情感,让情之所至,让音之所生。
《蓝色的雅德朗》是一首六年级的歌曲,六年级学生的音乐认知和体验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由影片《桥》的片段导入,引导学生体验:“如果你是南斯拉夫的一名战士,在接到‘炸桥’这个万分危险的任务,告别亲人,即将奔赴战场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要选择一首歌曲来表达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你觉得选择怎样情绪和速度的歌曲比较合适呢?”
学生的选择基本一致:依依不舍,伤感的,不忍离去……此时,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悬念:“他们心中真的如我们所想,只有悲伤和不舍吗?一起来听影片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片段,从他们的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歌曲《啊,朋友再见》在学生既定的情感上出现了转折,速度稍快,情绪坚定,豪放壮阔,步步高昂,没有缠绵忧郁,有的只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战争的无惧。由此,教师适时小结:南斯拉夫人民有着坚强乐观的民族个性。在这样一个背景的渲染之后,再进入歌曲《蓝色的雅德朗》的教学,学生在歌唱声音的表达中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乐观、开朗、向上的情感,尽管游子远离家乡,但他们的歌声总是那么明朗、从容。学生们的歌声和谐动情,“声”“情”并茂。
“无声则无情,无情难称歌”,“情”与“声”相辅相成,如果没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驱动,就不能形成“以情帶声、声情并茂”的最佳境界,让我们用心体验音乐内在的情感,唱出心中最真、最美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