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瑞雪
在《指南》和《纲要》的背景下,“以幼儿发展为本”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幼儿课堂模式亟需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下面就幼儿课堂模式创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足以致产生诸多困惑
(一) 不善于及时捕捉幼儿有价值的问题。
在互动中,教师顾及了由自身发起的互动,选择性提取了“為我所用”的信息及问题,对幼儿发起的信息及问题视而不见,导致教育细节的流失。
(二) 不知如何聆听幼儿真实想法。
聆听是对幼儿的一种隐性回应,也是教师回应幼儿的重要依据。很多教师聆听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想切实了解孩子的想法。
(三) 对幼儿的问题不知如何应答。
应答是对幼儿的一种显性回应,积极的应答对推进教学活动的互动至关重要,教师对幼儿的问题做不出应答会影响幼儿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四) 不知如何保证幼儿的自主活动。
教师过多的语言及动作会影响幼儿自主性的发展,过度让幼儿掌握自主权又会让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盘散沙。如何把握这个度是教师需要好好研究的内容。
二、 创新幼儿园课堂模式
(一) 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
1. 解放幼儿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赏识幼儿独特的想法,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2. 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自己去做去干。用手来理解、记忆、巩固知识。
3. 解放幼儿的眼睛,让幼儿自己去看、去观察。教师以合作者姿态进行适宜的引导。
4. 解放幼儿的嘴巴,让他们学会问、尝试说。
(二) 在与幼儿的互动活动中,要善于聆听、应答。
1. 聆听。教师要用心且全方位地去聆听幼儿,主动获取幼儿发出的信息,尤其是与教师预设有距离的信息。
2. 应答。教师应答的方式应多元化、个性化,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重复,重复是对幼儿语言的一种转述和强调,用于集中幼儿的注意;二是提问,提问通常是在情境中生成的,是教师在回应幼儿时,提供的线索和方向,具有提升和迁移作用。
(三) 实施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 从灌输走向对话。活动中幼儿应享有充分的话语权、选择权、参与权,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对话意识。通过观察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通过价值判断筛选和提升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多变的回应技能满足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
2. 从控制走向自主。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幼儿,提供弹性的活动内容、丰富的活动材料,自主的活动时空,让幼儿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参与。
3. 从权威走向平等。把幼儿看作是与自己具有平等地位的人,让幼儿说出真实的想法。
(四) 师幼积极互动,引导幼儿向既定目标发展。
1. 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
2.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以宽松、开放的心态,平等、真诚地与幼儿交往,适时地鼓励、支持幼儿,捕捉教育的契机,运用自己的机智、策略与幼儿进行积极地互动,使幼儿的身心获得主动和谐发展。
这个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创新的时代,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