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近年来,高中语文课程重视“文化理解”教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应用·拓展”中明确提出“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是将“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并将之贯彻、落实到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水平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融入“文化理解”教育的语文课程具有了文化的深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然而“文化理解”教育对于广大语文教师而言,还显得模糊甚或陌生。“文化理解”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教育价值?语文课程中有哪些“文化理解”教育资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文化理解”教育?迄今为止,不但一线的语文教师对这些问题不甚了了,就连学术界也鲜有严谨探讨和合理解答。本文尝试从文化的本质入手,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以抛砖引玉,求教大方。
一、“文化理解”的含义
要把握“文化理解”的含义,首先要准确把握“文化”的含义。迄今为止,对于“文化”概念的含义,学术界并未形成共识。美国文化学专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明确的或含蓄的行为模式和有关行为的模式构成。它通过符号来获取和传递。它涵盖该人群独特的成就,包括在器物上的体现。文化的核心由传统(即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特别是其中所附的价值观构成。”这个定义的合理之处在于,它揭示了文化是由文化现象与文化精神共同构成的统一体。其中,文化现象可能是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文化生产及文化产品,也可能是某文化共同体的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精神则主要指文化现象背后的核心思想理念、情感倾向、精神品格等。比如,特定地域的饮食习惯,当与该地域人们共同的生活态度甚至审美趣味相联系时,才能称之为饮食文化;否则,饮食习惯只是饮食习惯,而不是饮食文化。再如,当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精神相联系时,便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文化;否则,也是谈不上科学文化的。
“文化”作为文化现象与文化精神统一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文化理解”的实质是由表面的文化现象把握其背后的文化精神。“文化理解”包括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深刻把握(也称为文化反思),也包括主体对异文化合理性的领悟(即人类学的跨文化理解)。“文化理解”获得的是理性的文化洞见。这与文化熏陶使主体获得感性的文化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而一个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的人,一定是既“入得其内”——经历了民族文化的长期熏陶、浸润,又“出得其中”——对民族文化以及各种外来文化给予理性的观照,加以深刻的分析、比较、反思。换言之,文化熏陶与“文化理解”,对文化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洞见,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高中语文课程“文化理解”教育的价值
“文化理解”教育就是引導学生理解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实质及其演化规律,以增强学生文化理解意识与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它既有立德树人方面的一般价值,也有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1.“文化理解”教育是落实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进而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是不能绕过“文化理解”的。首先是“文化理解”对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可见,对自己文化以及其他多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文化自觉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文化理解”获得的文化洞见,会逐渐沉淀、凝练成文化自觉。其次是“文化理解”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的获得建立在文化自觉和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只有经过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进而辅以广泛的文化比较和深刻的文化反思,才会形成坚定而理智的文化自信。未来,学生才可能卓有成效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去。
2.“文化理解”教育也是对语文课程境界的必要提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有人文教育的一面。到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内容应当提升到“文化理解”的层次。“文化理解”主要是对人类的文化生产及文化产品整体性或分领域的反思(或称元认知),其抽象程度和概括程度更高,因而阅读“文化理解”方面的文本或进行“文化理解”方面的思考和写作,其难度更高。可以说,语文课程的“文化理解”教育对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文化理解”教育往往要求学生开展批判性阅读和研究性写作,开展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活动,这也会给语文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气象。总之,“文化理解”教育的融入,可以使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积极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三、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文化理解”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课程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理解”教育资源。这是语文课程开展“文化理解”教育不可或缺的依凭。
1.文化反思文本
文化反思文本是反思文化现象背后文化精神的各种文本。从文体上看,主要有论述类文化反思文本和文学类文化反思文本。论述类文化反思文本指阐释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精神,论证关于文化精神的价值判断、演化规律等的论著。它们有对民族文化的整体反思,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选读》选编的梁漱溟《论中国文化》概括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深蕴的民族品性,也有对特定领域文化的反思,如上述教材选编的刘知几《直书》是对史学的反思——将“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所阿容”作为史家理想境界,倡导中国史学的实录精神。近年来,论述类文化反思文本频繁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如2018年全国卷I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了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文章论述了诸子之学及“新子学”的内在品格;再如2018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节选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希望》,文章剖析了中国彼时建筑设计背后的精神观念,特别是对传统及西方建筑设计风格的不同文化态度。这些文本都是很好的“文化理解”教育资源。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学生不仅可以汲取文本所阐释、论证的文化精神,如《直书》中的史学观,《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中国建筑的希望》中的文化观,而且可以学习作者那种透过文化现象洞悉其本质的思维方法,增强“文化理解”的意识和能力。文学类文化反思文本,主要指以某种文化精神(如民族精神、国民性、集体无意识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它们往往以具体的文化现象为表,而以抽象的文化精神为里。这类文本代表性的有: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阿Q正传》,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冯骥才先生的小说《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等等。2018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Ⅱ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择了老舍先生的小说《有声电影》,小说以漫画式的讽刺夸张笔法刻画了一群小市民对有声电影这种外来新奇事物所持的盲目趋从又漠视无知的矛盾态度,折射出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盛行的自卑而又自大、表面开放而实际保守的文化心理。阅读这类文学作品,要以一定的文化理解意识和能力为前提。读者需要以文化反思的视角解读作品,才能深入把握作者借助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文化观念或文化情怀。另一方面,阅读理解这些作品,又会反过来增强读者的文化理解力、反思力和批判力。
2.文化经典
作为“文化教育”资源的文化经典,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且对民族文化精神产生深远影响、对民族文化现象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文化论著。它们虽然不直接对文化现象加以解释,却可作为学生理解文化现象的有力工具。这是因为文化经典中的很多思想观念沉淀在民族精神的底层,不时隐现于不断涌现、形态各异的文化现象中。当学生将文化经典中的思想观念与具体的文化现象恰当地联系起来时,“文化理解”就发生了。这就是阅读文化经典对于“文化理解”教育的价值。不过,从“文化理解”教育的视角看,仅仅选编文化经典供学生阅读还不够,还需要编写导读系统,以提示文化经典的核心思想观念或思想观念体系。此外,辅以相关文化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文化经典的观点解释特定文化现象也非常必要。比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选读》编写的“儒道互补”单元,选编了《论语》《老子》《孟子》中的部分篇章,不仅概括性地介绍了儒家、道家的核心思想,更设置了相关的文化探究任务:“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的认识和评价各不相同。比如经常有报道说中国人到国外求学、谋职,不善于表现自己,而这与儒家强调礼让谦和、道家强调无欲不争的文化传统有关。你认为是这样的吗?”这个任务引导学生用儒家和道家思想来解释现代人的普遍心理,进而加以评价,是一个启发学生运用文化经典理解文化现象,诠释文化经典当下意义的好例子。
3.文化现象及其探究问题
文化现象及其探究问题指精选的文化现象及其相关的探究问题或任务。它们实际上就是文化精神有待探索和挖掘的文化现象。学生对这些文化现象开展问题探究学习,梳理、分析、比较这些文化现象,从而由表及里,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或其演化的规律。由此,学生获得“文化理解”的洞见,提升“文化理解”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文化现象的来源,这些资源可分为两类。第一,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现象及相关的探究问题或实践任务。文学作品记录或反映着丰富的、有意味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梳理、剖析这些文化现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更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比如,要求学生“整理陶渊明、李白、杜甫、欧阳修、苏东坡、李清照等古代著名诗人有关饮酒的诗句,剖析它们表达的独特情怀,以及它们对于我国酒文化的深远影响”的探究任务,就有利于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观照诗人的精神世界,进而理解我国酒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历史传承。第二,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及相关的探究问题或实践任务。比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列出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对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就属于对现实生活中文化现象探究的任务。对现实生活中文化现象进行探究,意味着学生需要运用调查、访谈、资料搜集等方法获取相关文化现象的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剖析其内蕴的文化精神及其演变。这既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真实情境中的语文实践能力,更是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直接历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设置的“探究服饰文化”的任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写道:‘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服饰的形成与变化往往反映着时代和社会风俗的发展。查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老图片,观看反映那个时代生活、人们衣着的影视剧照,采访周围的中老年人,了解他们当年的穿着,包括衣服的款式、质地、色彩等,再考察现在人们的着装,并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写一篇作文,最好附上有关穿着的照片。”这个任务要求学生搜集、查阅相关图片,进行采访、观察,进而分析、比较搜集到的信息,得出服饰文化发展演变的结论,并将其形之于文。
上述三类“文化理解”教育资源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语文考试中广泛存在,但在突出“文化传承与理解”课程目标的当下,还显得数量偏少、编排零散。未来,教材编写者及语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这方面教育资源的开发。要有意识地从“文化理解”教育的角度选编阅读材料、设计探究或实践任务,还要注意使“文化理解方面的阅读、探究或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语文课程其他方面的内容相互呼应、相应交融,而又自成体系。
四、高中语文课程“文化理解”教育实施策略
对于教师而言,除了根据学情开发适宜的“文化理解”教育资源以外,更需要利用资源有效开展“文化理解”教育。
1.坚持以正确的文化观为导向
无论是指导学生阅读文化反思文本、文化经典,还是指导学生探究、阐释文化现象,抑或是对学生的“文化理解”阅读或探究加以评价,教师都必须以正确的文化观为导向,以辩证地看待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批判与继承、继承与创造等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确的文化观不仅是教师实施“文化理解”教育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实施“文化理解”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教师要在相关阅读和探究活动中,用正确的文化观影响学生,使之自主建构、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2.指导对文化反思文本的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不同于被动的接受性阅读。它是在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审视和评估,思考和回答诸如“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创作意图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我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是否有充分的依据来支撑”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对文化反思文本的批判性阅读,分析、评价文本对文化现象的解释是否恰当,对文化精神的判断和情感态度是否合理。例如,教学《祝福》时,可以指导学生从反封建文化的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分析、评价这一文化态度。再如,指导学生阅读梁漱溟的《论中国文化》时,不能停留于提取文本观点的层面,而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民族品性的概括是否符合实际”“如果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问题。这样的批判性閱读,才能真正发挥文本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作用。
3.指导文化经典研究小论文的撰写
要彰显文化经典的文化意义,仅靠课堂上的问题讨论是不够的,还应安排相关学习活动,让学生开展自主深入的文化探究。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等学习任务群中安排“文化经典研究”小论文写作就是一种恰当的文化探究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部文化经典或者一个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文化探究,撰写研究小论文。其间,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如指导论题确定、点拨研究思路、指导文献搜集、指导论文互评和自评,等等。实践表明,只要时间安排恰当,教师指导到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文化探究活动中,并顺利完成小论文写作任务。而且学生的小论文中还不乏质量较高、有一定创见的优秀之作。
4.丰富文化体验和文化参与活动
“文化理解”以主体关于文化现象的经验为前提。缺乏关于文化现象的经验,既无法理解相关文化观点,也无法进行文化探究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活动,正是为了提供“文化理解”教育的源头活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一些阅读欣赏类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围绕特定文化专题的文学作品阅读、影视作品欣赏、网络文化现象观察;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文化考察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名人故居、革命遗迹等。
增进“文化理解”并非最终目的,以正确的文化观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是根本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校园、社区文化的建设,将“文化理解”的洞见运用于自己的文化参与活动中,实现“文化理解”的实践意义,才是“文化理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实际上,从班级的黑板报编写,到校园的文学社团活动、文艺表演活动,再到社区的文化公益活动,都全面反映了学生的文化修养,特别是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创造力。重视这些文化参与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的文化参与活动,也是“文化理解”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之,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主体是否具有足够的文化理解力,以洞悉纷繁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而作出明智的价值判断和文化选择,对个人而言,对文化共同体而言,都变得越来越重要。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理应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要承担好这一责任,首要的是深入开展“文化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