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活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15:51陈大兴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特殊教育融合

陈大兴

【摘要】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他们也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这是《残疾人教育条例》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生活数学教学对锻炼智力落后学生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德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将生活数学与德育实现有机融合,是值得特校教师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生活数学 融合 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50-02

一、前言

生活数学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门基本课程。《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指出:“学校要帮助学生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和数的运用,培养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可见生活数学的学习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发展大有裨益。其实,生活数学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智力,也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教育。融合教育是当今教育者普遍提倡的教学理念。如何将生活数学与德育实现有机融合,是值得特校教师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特校生活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特殊性

特校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本以智力落后生为主。这些学生的反应速度比正常人慢,接受能力也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教师在生活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慢慢引导,让他们接受一定的生活数学知识,但从目前来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有点操之过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

2.教学内容不切实际

特校中的初中生虽然已经进入青春期,但是由于受到智力限制,他们仍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能力发展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要组织符合学生思维特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但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明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致他们难以接受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对智力落后生而言,让他们一节课都坐在教室里,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但甚少有教师能做到这一点,他们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特校实施生活数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之后,融合教育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所谓融合,顾名思义,就是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合为一体,孩子们先在中心进行训练,然后由老师带领进入幼儿园,通过‘正常而非隔离’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慢慢适应新环境。融合教育理念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实施生活数学,这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尊重学生身心特征

智力落后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表现得比较迟钝,思维水平也很低,语言发展能力比较缓慢,一遇到困难就会终止学习活动,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这就要求特校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将数学活动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从而愿意学习数学。

2.落实新课改基本精神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智力落后生虽然能力发展不尽乐观,但也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实施生活数学,有利于学生接受数学教学活动,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落实新课改基本精神的表现。

3.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智力落后生也是社会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终归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他们实施生活数学教学,使他们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和数的运用,能发展起一定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这对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大有裨益,能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生活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融合教育积极提倡特校要落实生活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开展教学活动。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德育因子,充满了大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即使是数学教材中,也隐含着德育内容,比如美的情操的陶冶、尊师爱生情感的培养等。在特校课堂中,将生活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奠基。

1.使用儿童数学绘本

对于智力落后生而言,数学学习过于抽象和遥远,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容易使他们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要想將他们带入数学王国,让他们乐于接受数学,使用儿童数学绘本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所谓绘本,顾名思义,是指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以表达特定主题和情感为宗旨。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儿童是通过声音、色彩和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的。”智力落后生的思维更是如此,他们进行思维活动时,离不开脱离不了具体事物与表现。使用数学绘本,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智力落后生,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分类》知识时,我为学生讲述了数学绘本《一起一起分类病》中的故事,接着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一起一起’吗?”然后我告诉他们:“‘一起’就是同类的意思,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将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不乱丢东西,整个环境会变得很整洁,看起来也会很舒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不乱放东西的良好习惯。

2.使用数学教材插图

其实,数学并不是遥远得不可触及的东西,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数学中的图形、公式、符号等都隐含着一种特殊的美,而这些美是对智力落后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智力落后生虽然智力有限,但是爱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教师要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通过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用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培养他们一双探究美的眼睛。

如今,特校中的生活数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丰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一拿到生活数学教材,我就让他们打开课本,欣赏教材中的美丽彩图,并根据彩图内容为学生们讲解一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对数学教材的情感。在教学“0-9的数字”时,我将数字编成了一句句儿歌,比如“1像铅笔细身材,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音乐,4像小旗迎风飘……”这样的儿歌通俗易懂,而且所采取的比喻对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的,不会存在陌生感,能够事半功倍地让学生掌握这一系列数字,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寻找哪一些物体像1,像2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3.使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教学领域,特校的生活数学教学应该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陌生的生活数学知识以真实情景再现于课堂中,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冲击感,增强对生活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发票与收据”这一节内容时,制作了这样一段视频:李老师去电脑城买一台电脑,销售员推荐李老师不开发票只开收据,这样可以便宜200元。这时候画面上出现李老师困惑的表情,头脑上浮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时候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李老师当时在想什么吗”学生们思考后说出李老师是在想究竟应该开哪种票。听到学生的答案后,我予以了表扬。接着为他们讲解发票与收据的区别,告诉他们发票有法律效应,而收据没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开发票,不能占一时便宜,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就有了遵纪守法的认知。事实证明,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同时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认知。

五、结束语

数学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为现实生活所服务。特校实施生活数学有其自身之义,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教师要积极引入生活化数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同时,融合提倡以人为本,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特校的学生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不应该成为课堂的“观众”。教师要灵活采取教学手段,引入儿童数学绘本,善用数学教材插图,并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得到道德教育,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特殊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