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红
【摘要】习性教育是现阶段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探索。习性教育阶段目标是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不断完善学生的性格,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成为健康文明、智慧高雅的人。这些鲜明的品质正是社会良好公民的人生起步所需要的。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习性教育在教育中应作为长期目标来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性,促成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良好习性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将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师;家长;学生;习性
一、教师习性
关于“教师是什么”这个问题,从古至今有着许多的说法。《周礼》中就讲到:“师者,教之以道之称也。”《荀子》则提出:“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唐人韩愈在《师说》中则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教师这一职业的两大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德行。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实现这两大任务,从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习性呢?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养成品德,其自身的行为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想要实现自己的两大教学目标,就要培养起良好的习性,真正做到“自己就是一门课,是學生学习的榜样。”从教师的职业任务中上来看,教师习性的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习性,分别是“‘为学’习性”与“‘为人’习性”。
1.教师培养“为学”上的习性
“‘为学’习性”,即教师在为学上,能够真正做到认认真真,毫不懈怠,能够在学生中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正如孔子曾经说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教师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做到“学而不厌”,在传授知识的态度上做到“诲人不倦”,这样才能真正地去影响学生,培养起学生在学习上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教师培养“为人”上的习性
“‘为人’习性”,即教师在为人上,能够真正做到遵守道德,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做到守好“本德”,发展“位德”与“时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去信服教师,信服教师所教之道。正如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心目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圣人孔子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也因此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其弟子颜回称之为“仰之弥高”的恩师。教师只有真正养成良好的“为学习性”与“为人习性”,才能在培养学生习性上获得成就。
二、家长习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最长,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习性养成。在家校合作越来越需要密切联系的新型教育中,家长的习性不容忽视,学校与家长共同进行习性教育是极具合理性的。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家长在家庭中的教育是学校更好开展习性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与质量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家长既要管控孩子又要把握其度,具备良好的家长习性。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是否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否懂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要素,这是必须要正视的问题。父母赋予孩子生命无可置否,参与孩子生活不可置疑,但理应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过分干预和管控其行为与决定。家长培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在这一段旅途中,家长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家长习性,孩子将获得更好的尊重,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学生习性
学生习性的培养关乎学习习惯的养成、课业成绩的提升、行为品性的完善、拥有热爱学习的品质等诸多方面。学生在不同环境,不同情况下通过不同方式努力形成良好习性。习性教育中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小学生处在特殊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时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有着天然的崇拜,更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教师也要善于发现身边学生的模范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去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学生良好习性的养成,得益于日常的点滴努力,教师要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不断进行鼓励,耐心教导。此外,教师还要用心感召,引导学生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飞跃进步,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作为学生,在培养良好习性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困惑和诱惑,需要教师、家长及时引导和疏通,端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足够的爱心、耐心,平等对待有差异性的学生,允许学生犯错,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
习惯是潜在的力量,习惯是一把”双刃剑”。“金山银山不如一个好习惯”,生命的可贵在于传承,传承在于精神。养好学生良好习性,不是一句口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因材施教,科学育人,做好引领模范作用。同时也要求学生上行下效,有学习模范的意识,主动吸收课堂上、学校里、家庭中和生活里所有的良好习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端正态度,促进自身良好习性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