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教与学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学方式的期待、抉择与定位,其在课堂的有效实施呼唤问题深加工。以问题深加工推进初中英语课堂深度教与学,应指向语言学习的内化、语言使用的情境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深加工;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曹澎(1970.11-),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
当前,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课改要求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等方面的培育落实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而深度教与学则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学方式的期待、抉择与定位。
一、问题深加工
深加工,就是再生产。课堂问题深加工,是基于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对课程知识进行高度整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知识结构的知识运用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以更多元的思维和知识,培养学生用系统的知识结构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问题深加工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深度教与学的三个原则
1.问题深加工要指向语言知识的内化。厦门大学周序教授认为:深度学习,不是把知识平移、传递、灌输给学生,而是知识的充分内化。课堂问题深加工要指向语言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七年级下“Good neighbors”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时采用温故知新、串联知识的方式,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已学内容,而且能在回顾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本堂课将学习的内容中。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新旧知识过渡的过程中,串接新旧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T: Simon gets on well with his neighbors. They always meet at the community center and share their different skills. They always have a “helping hands” meeting at the weekend. But his family will move to a new city next week, so he will get to know some new neighbors. Do you know what his new neighbors are? What will Simon do to get on well with them?
在课堂导入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不但复习了一般现在时,还引入了一般将来时,让学生在新旧知识过渡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进而自然地运用语言。语言得以正确运用,是语言知识内化的标志。
杜威曾说:“如果所沟通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的言辞,即纯粹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而上述案例中对于一般将来时这种英语时态知识的处理,就是采用了深加工问题,让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两者互相转化,并互动生成、迁移应用。
2.问题深加工要指向思维能力的提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若离开思维单纯地发展语言,学生的语言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模仿阶段,或不得语言之要领,或言之无物。深度学习需要深度思维,问题深加工须指向思维能力的提升。
这是八年级上阅读课“Do it yourself”的教学案例。
文章第一段仅三句话,主要陈述了“Andrew isn’t good at DIY”。如果学生阅读文章后,教师直接提问“Is Andrew good at DIY?”这类“Yes”“No”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更勿论思维能力地提升了。
来看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
T: What does DIY mean?
S: DIY means do it yourself. (DIY是当前很熟悉的生活常用词,学生基本都知晓,能回答。)
教师继续用深加工问题推動学生思维往深处行走:
T: What does“do it yourself”mean?
S: Make, repair or decorate things yourself instead of paying someone to do it. (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自己组织语言回答,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寻找书本上内容,参考后回答。)
学生继续阅读文本,教师设计让学生在每一小段阅读后评价Andrew。最后学生综合得出对Andrew的评价:careless,confident,stubborn,creative,persistent,helpful。可以看到学生在全文探究式阅读后,在深加工问题的指引下,回答Do you know why Andrew is not good at DIY?这个问题时,思维缜密,看法全面,思考维度完全具有了全面性和深刻性。
杜威说:“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可见,唯有经过思维、探究和知识运用而获得的知识才具有使用价值,才能够被学习者迁移、有效运用。如果缺失了学习者的内在理解、深度思维,知识的育人价值便难以实现,知识不仅异化为单一的符号表征,甚至成了心智未经消化的负担。这更使得教师要不断思考利用深加工问题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凡军.以问题深加工实施深度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8).
[2]张良.深度教学“深”在哪里?[J].课程·教材·教法,2019(7).
[3]周序.核心素养:从知识的放逐到知识的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