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加强学科渗透,优化小学科学教育教学

2019-09-10 07:22:44胡英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渗透到科学课科学知识

胡英

摘 要:而随着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和政府对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但目前中国小学的科学课的教育教学存在着许多难以在短期彻底解决的问题。加强学科渗透,将科学教育教学渗透到其他發展较为成熟的学科和艺术类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在短期内促进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学科渗透

引言: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如今,我国对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从一年级开始便要全面开设科学课[1]。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教育教学扔存在部分问题,可通过加强学科渗透加以改善。

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此规定发布时间较晚,导致我国小学虽然从一年级开始便加设了科学课的课程,但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我国许多小学缺少专业的科学课教师,许多科学课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或直接由班主任兼任,许多学校对科学课的课程研究较少,甚至没有成立专门的科学课程教研室。此外,许多学校缺乏科学教学的必要材料,如试验设备和教学动画等,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上述教师队伍、教学研究和教学材料方面的问题,在短期内都难以彻底解决,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协调和努力。而通过加强学科渗透,将科学学习渗透到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的学习中是一种在短期内促进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二、如何通过学科渗透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涯的早期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并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吗,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2]。科学教育其实不仅仅局限于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其实在各个学科中的教学中可以涉及到科学教育。除了上好科学课,解决科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科渗透,将科学教育教学渗透到其他较为成熟的学科教育中,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本学科的教学中穿插对科学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好奇与兴趣,通过教学设计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

(一)将科学教育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和科学教学看似相差甚远,其实不然,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处处可以体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影子。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课文中出现的科学知识以生动的方式对学生介绍和讲解,通过课文故事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好奇与兴趣,还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中,老师可以为学生简单介绍光的反射原理,并组织学生用镜子反射光线。虽然小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但是介绍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并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或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接触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为未来更深入的科学学习埋下伏笔。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用途,引导学生发现正是对科学知识的巧妙应有,爱迪生才能拯救了妈妈的使命,从而让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又如在课文《两小儿辩日》中,老师可以为介绍辩证的思维方式,并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思考和讨论,以此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

(二)将科学教育教学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数学是小学中最受重视的学科之一,也是和科学息息相关的学科。无论是物理学、化学还是其它科学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作为基础。小学数学教育与科学教育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比如都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本身便能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材和科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也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应有意将数学与科学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科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看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如在寻找数列规律的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本身就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又如在低年级的十进制数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二进制,并告诉学生我们用的手机和电脑都离不开二进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科学的紧密联系,既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又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

(三)将科学教育教学渗透到艺术类学科的教学中

艺术和科学看似是两条平行线,其实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美术中,一幅画的美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构图,自然协调的布光和透视。在音乐中,一段旋律的美妙离不开音符之间合理频率差异[4]。小学生对音乐课和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大多较为浓厚,在音乐和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用科学的角度为学生讲解绘画和歌曲的美妙之处,虽然学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但科学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艺术课程中感受科学的妙处和美感,让学生知道科学其实并不是门枯燥的学科,从而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美术课中,老师在介绍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时可以从科学布光和透视的角度为学生讲解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何让人感到神秘;在音乐课中,老师可以从音符排列规律的角度为学生讲解为什么《欢乐颂》让人感到快乐,而《命运交响曲》则让人感到紧张,通过在艺术课程中渗透科学教育,让学生生动地体会到科学与艺术神秘关联,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充满鲜活的美感。

结语:小学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目前中国小学的科学教育依然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将科学教育教学渗透到语文、数学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以及艺术类学科的教学中,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积累、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并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起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韩婧. 德育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67(2):131-131.

[2] 俞旭. 让德育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 2017,34(9):23-24.

[3] 罗茂勋.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探究[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12(1):165-165.

[4] 李群义.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微[J]. 新课程(上), 2017,67(2):56-57.

猜你喜欢
渗透到科学课科学知识
蜗牛看牙医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4
偷闲
智族GQ(2019年5期)2019-06-11 11:45:16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53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哲学评论(2017年2期)2017-04-18 01:15:17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34
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
科学课教学反思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