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体制随着协同创新环境的到来引发重大变革,资源与科技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渐由相对孤立、分散和封闭的状态转变为汇聚、融合和开放,进而对知识服务领域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知识服务平台迫于协同创新环境的构建将知识服务模式由提供单一学科知识资源转变为提供多功能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知识服务模式。基于此,本文将围绕跨学科知识服务展开如何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动态搭建多功能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研究。
关键词:知识服务;跨学科;平台动态搭建
一、构建以知识协同创新为基础的产业知识服务平台
为了实现知识的协同创新,并且可以把握其特点将其合理有效的渗入产业知识服务过程,促进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搭建。本文拟从平台目标定位、系统组成、功能特色三个方面为切入口对以协同创新环境为基础的产业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描述和探讨。
(一)科学制定平台目标定位
随着近些年来的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的覆盖率和普及率已经显著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存在。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产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信息化和知识化的不断考验,迫使部分的信息服务机构更新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信息咨询向知识服务转变。目前信息服务机构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不过,毕竟该种服务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臻于成熟,在实践过程中仍旧在暴露出新的问题。
1.整合不同知识源内容集中提供给用户
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率,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已经习惯于使用互联网处理数据资源,大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储存模式。摆脱了曾经一切依靠人力、纸笔储存信息的局面,提高了信息储存的正确率和时效性,降低信息丢失的风险。不过,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当信息越存越多,信息产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区别于以往信息传递的滞后性,现在的我们不但摆脱了这种尴尬局面,甚至成为了信息的富有者。我们随时随地就可以获取新知识,但也大大加大了我们寻求我们希望获得的知识难度。在信息这片汪洋大海中,许多信息呈现碎片化、即时性,所以,在搭建知识服务平台的同时需要思考如何整合不同知识源的内容,将其集中反馈给用户,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2.搭建快捷知识资源导航,降低用户知识发现与获取成本
如果想要实现知识的创新问题,首先就需要保证用户可以快速精确的获取到自己所需知识。然而,目前大多数知识服务平台在这个方面仍有所欠缺。因为目前大多数知识服务平台采用关键词这个标引手段来构建信息检索库,但是因为关键词选取的不恰当、不到位等原因,致使会反馈给用户一些低相关和无关联内容,降低信息精确度,延长了用户知识获取和发现的时间成本。所以,在搭建知识服务平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用户“我需要什么”和“我需要的在哪里”,提高知识服务平台的导航语文关联度,提高用户在查询获取资源的精确度和便捷性。
3.合理解决知识资源互动与共享问题
知识服务不应该局限于知识资源的储存和使用,更应该致力于新知识的汇集和产生。用于打破陈旧知识体系,创造新的知识资源,才能确保社会的不断进步。Nonaka曾经提出知识创新四阶段模型,主张知识服务应该通过构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环境来创造新知识。归根结底就是说,为用户的知识获取和发现提供精确的反馈和知识,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迸发新的只是创造灵感,完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良心互动。所以,本文提出的在协同创新环境中搭建產业知识服务平台的主要目标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实现在内容聚合的基础上整合获取知识资源;二是将聚合后的知识集中推荐给用户;最后就是平台在实现知识资源获取时对知识服务商保证一定的开放性。在为用户推荐合适知识资源时收集用户数据建立用户推荐反馈机制,实现“推荐—反推荐”的知识创新联动机制,提高知识服务平台的专业度
二、围绕多学科知识整合合理展开个性化服务
(一)整合多学科知识
知识整合主要指利用知识管理方法为引导,在数据整合和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将知识组织体系作为支撑,发掘、增值和创新学科知识的一种知识关联方式。跨学科知识的形成主要源于多学科知识点关联。知识点从形式上来看,使服务于所属的学科领域。不过当面对具体问题时,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们因其知识点掌握不同,所以在思考事情时的切入点也存在差别,见解也不同。这就显著展现了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性。首先是单个知识点的个人发挥,其次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多学科知识点不断加入融合交织,更多新的知识点不断加入前一段构建的知识网络中,产生新的见解。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就是多学科环境,不过我们现在的多学科知识点仍旧处以凌乱状态,还需要经过主动发掘和整理才能形成整合性知识网络,为新知识的诞生提供助力。在揭示多学科关联知识点时,也是馆员工作能力、服务经验等隐性知识与整合网络融合的过程,并且后期将以服务质量显性知识展现出来,这对于跨学科创新来说也具备着重要意义。
(二)个性化跨学科知识整合策略
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时首先应以跨学科知识用户需求为主,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提取罗列,要立足以实际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在高校环境下,许多教师、院系、学生都会自发产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行为,例如院系主导的跨学科听课交流活动、团队主导的跨学科科研深层次交流活动,参与的知识个体在活动的不同阶段对于知识整合的最终需求都存在着差异,此时就需要馆员可以有效识别用户的服务诉求,选择以用户的跨学科知识服务诉求为基础的知识服务方式。并且从用户实际需求对于致使复杂程度和知识类型的侧重为出发点考虑,可以将知识整合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1.整合简单显性跨学科知识
这种整合方式主要服务于想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学生对基本显性跨学科的知识学习需求,其中以在浅层次产生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活动中的知识需求为主。在这种知识整合方式中,图书管理员主要是提取学生所属学科特点,匹配在其他学科中属于基础部分的拥有该学科特点的知识进行关联度联系,实现与本学科知识存在联系的跨学科知识整合。在满足学生显性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于跨学科显性知识关联的认识。
2.整合复杂显性跨学科知识
这种整合方式主要面向于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对于基本显性跨学科知识的需求。在该整合方式下,要求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图书馆管理员之间分工协作将其他学科中不易掌握的学科知识点例如专业技能等显性知识进行筛选分类整合,与本学科所学知识点进行互补整合,建立跨学科知识点关联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相互配合的互补知识,全面完善学习体系,从而对本学科涉及到的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弥补知识体系不完善所带来的片面认知和错漏之处,从中感受到跨学科知识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3.整合简单隐性跨学科知识
这种整合方式主要为了满足学生对于隐性的基本跨学科知识的诉求。图书管理员则是通过日常的合作交流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学习,提炼出不同学科在专业文化、学习规律和知識组织手段的独特之处,经过深层次思考获得启发并加以应用,将其他学科的简单经验类隐性知识与本学科的致使充分融合,以显性化知识或者以直接交流形式向目标学生传达,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参与积极性。
4.整合复杂隐性跨学科知识
这种整合方式主要为了实现知识资源的融合和创新而产生的对于深度隐性跨学科知识的需求。这就需要图书管理员在知识获取时要有意识的主动与各学科的专家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各个学科之间不同的思维逻辑、知识技巧等隐性知识。并且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碰撞,探索其他学科隐性知识的深度复杂知识点关联,实现多学科隐性知识的深层次交叉融合。这样图书馆就可以为知识的创新提供支持作用,一方面提升了图书馆当然服务能力,丰富馆藏资源。另一方面,则可以构建基于知识元的跨学科搜索方式,提升学生用户的检索能力。
三、多功能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动态搭建措施
基于协同创新环境,根据协作、开放、创新、共享的原则,搭建一个合作开放、知识共享的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创新发展。
(一)搭建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思路
在协同创新的科研环境下,传统的信息利用机制已经逐渐不适用,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需求,跨学科知识服务支持平台应运而生。它是跨学科知识服务团队知识创新和提供跨学科知识服务的根基所在,充分展现了跨学科知识资源建设和知识服务的水平。因此,搭建思路应该以学生跨学科知识需求为指引,理念为政、产、学、研、用、信共同努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供支持,以跨学科知识服务团队和知识资源建设为核心内容构建多学科馆员、多学科专家联合参与的动态开放的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
(二)搭建多功能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结构
跨学科知识服务支持平台是一个开放、共享、创新、统一的服务平台,他有着诸多优势:首先他集合了多行业的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全面共享,有效的达成了服务平台的创建初衷。其次,该服务平台的知识资源主要来自于馆员和院校、专家、用户的交流,大大提高了知识资源的流通性和利用率,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产生新的知识,反馈于用户使用。所以,该服务平台的知识资源是双向的,可以服务于更多的人,让用户提高知识获取率。最后,该知识服务平台有着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当外部环境趋于稳定时,平台内部各个模块可以相互协作高效完成工作;当外部环境产生变化时,也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和补救措施,共同进步和完善,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文惠.面向协同创新环境的跨学科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0)
[2]王兴元,姬志恒.基于知识分类的跨学科交叉创新组织机制研究[J]. 理论学刊.2012(11)
[3]黄勇.美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
张小英,女,汉族,1982年10月出生,陕西省子长县。工作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研究生硕士,副研究馆员。
陕西省高校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2017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号:SGH17H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