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君红
【摘要】 本文通过论述在高中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透过“实事求是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正确选择科学素质的培养机制”、“运用科学精神投身社会实践”方式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生成,进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愿景,并引导学生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方面作出科学的抉择。
【关键词】 科学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077-01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是承接“政治认同”、下启“法治精神”的重要纽带。“科学精神”之“科学”强调的是青少年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因而“实事求是”、“正确选择”、“投身实践”构成了解读“科学精神”的关键词。
一、实事求是地完善教育体系中的“科学”课程,为培育“科学精神”提供体制保障
“科学课”是2001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启动的一门课程,前身是《自然》课。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科学课”在3-6年级的实际地位是一门“副课”;在7—9年级是一门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四门课的内容,并可根据各地实际教学需要因应取代原有的必修课。目前初中选择开科学课的有浙江省、深圳市等部分市、区。由此可见,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科学课”设置尚不够完善和合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素养”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二、优化科学素质的培养机制——让“祖国的未来”“学会正确选择”,为培育“科学精神”提供内生动力
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侧重于自然科学,那么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则集中于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
(一)明确科学素质的内涵和外延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包括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和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二)制定科学素质的培养计划
制定科学素质的培养计划是根据中学政治的课程教学需要,从培育“科学精神”的角度着手,追求学生“学会正确选择”的目标,结合“评价”这一环节才算完整,以“高中政治必修课程”为例——
(三)探究科学素质对具体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机制
从上表可见,科学素质的培育与学科教学的需要是密不可分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必须借助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开展科学的社会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社会调查,用实际行动中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形成科学的合理推断。
三、投身实践、运用科学思维促进“知行合一”,为培育“科学精神”提供现实依据
明朝王守仁提出来的“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认识论和实践观的命题,是对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探索。把“科学精神”写进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让“知行合一”得到实现,希望透过政治课的熏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举个例子:“社会主义优越性”是个常态话题,多年的“台词(三个‘有利于’)”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作为授课教师,应该既立足于课程标准,又不脱离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状态,运用“最近发展区”和“先行组织者”等学习理论,找准一个切入点(笔者选择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分析,力求以当下的“构建”(中、美两国市场經济对比)增进甚至深化学生对以往的认知和理解,以高中政治特有的“理性分析(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升华学生过去的“感性认识(再次证明经济数据的采纳、运用、比较、分析、应用等过程也是讲究科学方法的)”,为他们的青葱岁月埋下科学思维的种子。
综上所述,“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实践可以有效消磨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基层认知之间的“隔阂”;可以作为一条“理想的纽带”把“祖国”与“个人”贯串起来;也可以为学生在处理个人、集体、社会、民族、国家等一系列辩证关系时能够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