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春,姜利荣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53-01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依靠科学技术种植黑木耳,能够促进种植户的高收益,从而达到黑木耳优质高产的目的。详细介绍了黑木耳种植的技术要点,为黑木耳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栽;黑木耳;栽培技术
吉林省蛟河市是我国东北地区袋料地栽黑木耳的重要产区之一,该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发展黑木耳产业具有气候适宜、原料丰富、市场空间大等多种有利条件。人工栽培黑木耳在蛟河市已有40多年的历史,发展黑木耳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有的种植户栽培方法比较粗放,关键技术环节掌握不准,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达不到理想的增收效果。笔者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就蛟河市种植黑木耳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的选择
应使用正规科研单位选育的黑木耳品种。选择适于当地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适于不同代料栽培的优良品种,袋料地栽黑木耳应优先选择单片品种,目前主推的品种有黑29、黑山等。
2 出耳场地的准备工作
2.1 出耳场地的选择
出耳场地应选择距离铁路、公路主干线100 m以上,通风良好,环境清新、无污染,靠近洁净水源且排水方便的平整地块。
2.2 做出耳床
出耳床的宽度在1~3 m,旱地作平畦或低畦,涝地作高畦,床高15~20 cm,耳床的长度可因作业条件选择长短。床之间的过道宽0.4~0.5 m。可以在耳床上建遮阳棚,棚高40~50 cm。如果使用遮光网,棚高约2 m,这样有利于浇水和遮光,并在过道或耳床的中间铺设一条喷水管道。
2.3 出耳场地消毒
在摆袋前,用2%石灰水、0.2%高锰酸钾或500倍的甲基托布津和2.5%的敌杀死等药液,对菌床、作业道、床架等分别喷洒,全面进行杀菌杀虫。
3 栽培袋开口处理
将发好菌的栽培袋去掉套环和棉塞,袋口拧住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表面消毒。然后使用黑木耳割口机进行割口,割口深度0.5 cm左右。每袋割口数量180~240个,割口后倒置在床上。选择晴天的早、晚进行割口,避免下雨天。
4 催耳
催耳一般在耳床上进行,在袋与袋之间留下1~2 cm空隙以利通风,覆盖好薄膜或草帘,并注意通风、保湿、防高温。催耳也可以在培养室进行,该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要注意保持室內卫生清洁,同时也要做好通风、保湿、防高温。催耳的目的是使黑木耳出芽能够早、齐、快,割口处出现黑色鱼籽状时催耳结束。
5 出耳期管理
5.1 分床摆袋
出耳床面应覆盖塑料薄膜或编织袋片,经过催耳的菌袋,耳芽出齐后要及时散开摆放,菌袋间距8~10 cm,摆放量为25~30个/m2。这样的密度通风好、透光足,利于木耳生长。
5.2 耳芽期管理
在耳芽期,床面湿度保持在85%,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90%,傍晚可向耳袋喷水保湿,隔天早上再次喷洒。喷水次数不能过多,一般1~2次/d,此期忌勤浇水、浇大水,高温、高湿极易产生流耳。
5.3 耳片伸展期管理
耳片伸展期水分散失较多,需要加大湿度和通风,以保持耳片快速生长。床面湿度达到85%~90%, 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90%以上,并保持通风良好。每天早、晚浇水3~4次,炎热天气中午应禁止浇水,浇水时喷雾状水。
6 采收
6.1 采收时间
当耳片充分伸展,边缘有皱褶并变薄,耳根收缩、耳片内侧产生大量白色孢子时,说明耳片已经达到8~9分成熟,此时耳片质量好,应选择晴天及时进行采收。
6.2 采收方法
采收前2~3 d停止浇水,根据耳片的成熟程度分期采收。采收过程中应采大留小,未成熟的留着下茬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耳片的基部,将其轻微扭转,即可将木耳摘下。也可用薄刀片沿袋壁割下。
7 加工制干
采收后的木耳要及时晒干,晾晒架距地面不少于50 cm。将木耳清理干净,薄而均匀地摊晾在上下通气的晾晒网上,不宜叠放,耳片朝上,晾至大半干时慢慢翻动1~2次,直到全干。采收时如遇雨天,可采用室内烘干。
8 常见病虫害防治
8.1 绿霉病
发病症状:氯霉菌感染后,菌丝体初期为白色,逐渐变为淡绿色。后期大量分生孢子覆盖表面,呈绿色粉末状。
8.2 曲霉病
发病症状:菌袋、菌种瓶、子实体受曲霉菌感染后,初期菌落为白色,蔓延至周围及深处后为黑色,也有灰绿色。曲霉菌丝较短而粗,一般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繁殖较快。
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选择优良纯正、抗逆性强的菌种,做好培养室、耳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合理配制营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8%~60%,pH值调至6.5~7.5。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接种。常用药剂有多菌灵、克霉灵、甲基托布津、石灰等。
8.3 黑木耳线虫
线虫是一种小而无色的蠕虫,取食菌丝,导致菌丝体萎缩或消失。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容易大量发生,在30 ℃条件下产卵,发育到成虫仅需7~10 d,为害比较大。
防治措施:在摆袋前对床面、过道、棚架、草帘等进行严格消毒,出耳期间搞好环境卫生,浇耳时使用洁净水源,并及时清除烂耳、废料。栽培过程中做好温度、水分和通气的调控。根据线虫喜高温多湿生活环境的特性,适当减少培养料中的水分及降低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从而限制线虫的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