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推动国企治理现代化

2019-09-10 07:22:44段世昕
国企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政工队伍党组织

段世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部署。这对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推进企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进一步做好国企党建工作成为关键。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需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找准“问题清单”,研究化解之道,以扎实有效的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国有企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做强做优做大。

直面历史际遇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进入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迎来难得的历史际遇。

国家治理的总要求。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是强化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的坚强保障,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和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时代大变局中,必然伴随着发达国家的集体衰落和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特别是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新时代的国企党建提出了严峻考验。

企业发展的新机遇。面对新时代国际国内的挑战,国有企业一方面必须练就化挑战为机遇的本领。市场虽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但其本身也有盲目性的特质。因此,当挑战来临时,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冷静处理,积极推动市场各要素向有利方向转化,乘势而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必须提升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机遇是一种要素,善于抓住机遇则是一种能力。国有企业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定力,用“静如处子”态度等待机遇,以“动若脱兔”的敏捷捕捉时机,用好机遇,适时推动质变式整合。在此过程中,党建工作要始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以实现双赢式发展。

厘清认知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壮大,实现了效益显著提升、布局持续优化、合作亮点纷呈。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国企党建工作蓬勃持久开展,为企业培“根”铸“魂”。

然而,随着经济效益导向性诉求的日益增加,许多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黨建工作弱化、淡化、边缘化问题。

企业重业务轻党建。一些国有企业的负责同志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实实在在效益,而企业的党建工作只是一些务虚性质的事务,在关键时刻做一下展示就好了,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去搞。造成了企业党建工作存在“讲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如果听之任之,必然会造成企业党组织的弱化和虚化,并对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形成误导。

企业党建与经营脱节。一些企业认为党建工作是业务经营工作的阻碍,主观性地把企业党建和实际经营隔离,使得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宣传、政治组织等作用无法发挥。这不仅造成党建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更是让企业的发展在战略目标、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缺少了坚强的支撑和导向。

企业党建队伍老化弱化。有些国有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为了完成相关改革和精简目标任务,往往把党建部门和组织进行精简,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名存实亡;有些企业则是在改制进程中,把党组织相关部门作为富余人员的“避风港”,老弱病残的“休息所”,导致企业党建在人员和人才方面出现双重弱化。

企业党建工作缺乏创新。部分国有企业不能按时开展党的教育学习活动,“三会一课”任务走过场,教育培训耍花枪,不仅浪费了企业资源,也危害了党在职工中的形象;有的国有企业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缺乏工作创新,老调重弹、旧法常用,使得党建工作缺乏新意,少有主动性和吸引力,凝聚不了职工特别是年轻人员,满足不了企业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勇于自我革命

“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工作要求,也是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寄予的殷切期望。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这二十个字,在党建工作中刀刃向内,直面自身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第一,党的领导必须贯穿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企业党建必须确立越是改革和发展、越要搞好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认真去除弱化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和忽视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观倾向,把党领导一切的观念贯彻到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一方面,企业的主要领导和决策层需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持久性,确保党建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另一方面,积极教育引导广大企业职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参与党的组织文化生活,切实增强企业党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党的建设贯穿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始终,形成党建的强大感召力和引领力。

第二,始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评价企业党建成效的基本标准就是是否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是否给企业职工带来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方面,企业党组织要积极支持行政领导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把党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确保企业发展朝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推进;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统一战线”工作,有效团结党工团线管组织,切实把党的先进理念和创新理论武装到职工,为企业党的建设提供源源不绝的新鲜血液,也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第三,着力培育年轻化的政工干部队伍。政工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动力源。面对企业党建队伍老化、弱化的问题,必须着力培养年轻化的政工人才。

一方面,要持续培育年轻化的企业党建政工队伍。国有企业党建队伍缺乏年轻人员,主要原因是党组织在自我培养青年政工干部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在新时代的国企党建进程中,着力发展培养青年政工骨干,确保政工队伍不断层、年轻化。

另一方面,要建立企业党建政工队伍的相关更新机制。要实现政工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必须健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建立机制的目的在于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企业党建队伍的有序更新。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保证党建队伍有人带、党建任务有人抓;二是建立党建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让能者有平台、庸者被淘汰。

第四,推进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持续创新。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新挑战呼唤新举措。面对百年未有的变局、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的推动、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企业职工日益丰富的需求,新时代的国企党建必须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一方面创新党建内容。企业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和党建活动的中心工作,必须探索两者的共同之处,切实围绕企业生产规划党建工作,引导全体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作为企业党建水平的衡量尺度,全面推进企业职工素质和发展效益的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是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按照企业党建水平和需要的相关程度,采取统分结合、专兼互动、网络党课、智慧党建等创新方式深入开展党组织的相关活动、丰富活动平台,实现学习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创新化。

总之,新时代的国有企业党建,需要直面历史际遇、清醒认知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治理尽力,让人民群众满意。

编辑/董雷

猜你喜欢
政工队伍党组织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2年1期)2022-01-20 08:37:08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0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如何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0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