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平
摘 要:2014年第一门汉语教学慕课上线,至2018年各类慕课平台上共有20多门汉语教学慕课,其中两门慕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文章从教学理念的视角分析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四门初级汉语教学慕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互动模式,我们发现目前的汉语教学慕课主要属于知识性课程,与语言教学目的匹配度不高,互动模式也应该进一步丰富,文章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汉语教学慕课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理念;汉语教学慕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6-0006-04
Abstract: In 2014, the first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OOC was launched. By 2018, there were more than 20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OOCs on all kinds of learning platforms. Two of them were rated as national top-quality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nteractive modes of four representative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MOOCs. We find that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MOOCs are mainly knowledge-based courses, which do not match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 very well, and the interactive modes should be further enriche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philosophy; MOOCs
引言
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慕课开始快速发展,2014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慕课也开始上线,截止到2018年在Coursera、学堂在线、华文慕课等平台上的汉语教学慕课已经有二十余门,涵盖了多种课型,这一新的语言教学形式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我们以“汉语”“慕课”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发现2014年-2018年相关论文有86篇,研究成果主要出现在2015以后,其中2016年最多,占了近三分之一。具体数字见表1
表1 慕课研究成果的数量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介绍慕课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讨论慕课给线下汉语教学带来的影响、说明汉语教学慕课的发展状况等。汉语教学慕课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新的模式,慕课不同于微课,不是散点式的教学视频,汉语教学慕课是一门借助新技术、新平台的完整的教学课程(course), 它意味着慕课仍然遵循传统意义上“课程”的概念①,教学理念是课程建构的核心,目前基于教学理念的对汉语慕课课程研究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研究论文不够丰富。
教学理念体现了课程设计者、授课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依据教学理念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学科的不同,教学理念可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与学科层面三个层次②。语言教学类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对于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認识三个方面。本文从教学理念的视角对已有汉语教学慕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交互模式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汉语教学慕课的运用和发展提出建议。
一、汉语教学慕课的总体情况分析
我们搜索了coursera、学堂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汉语慕课,发现截止到2018年11月已有26门③课程上线,制作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详细数据见表2。
汉语教学慕课2014年开始在coursera上线,最早的汉语慕课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自2014年以来,陆续有26门慕课上线,其中2018年新上线的课程最多,达到9门,是有汉语教学慕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慕课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目前上线的26门慕课,可以分为四大类课程:语言要素类课程、汉语综合类课程、专业汉语类课程和HSK专项课程(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语言要素课主要集中在语法课上;专项课程主要专门为HSK设置的课程;专业汉语课程主要是商务汉语课;综合汉语课程最多,主要是初级汉语教学课程,其中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课程有6门。上述四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有较为清晰的界限,语法类课程是属于语言知识类课程,商务汉语有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HSK课程主要围绕HSK大纲展开,而汉语综合类课程具有第二语言(外语)教学课程的代表性特征,是语言教学类课程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选取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基础汉语课程为分析对象,一是因为这类课程是典型的第二语言教学类课程,同时这类慕课数量较多;另外这类课程教学内容相近、同质性强,具有可类比性,所得出的分析结论,具有代表性。
二、初级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在六门汉语基础课程中,本文选择四门面向零起点学生的汉语慕课作为考查对象,这四门课程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清华大学的“清华对外汉语”、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初级口语”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功能汉语速成”。这四门课程中,“汉语入门”和“清华对外汉语”是2014年推出的早期汉语教学慕课,这两门课程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汉语教学慕课标志性课程。另外两门是2018年新上线的初级汉语慕课,四门课上线时间间隔4年,对比分析能够发现汉语教学慕课的发展趋向。“汉语入门”目前正在coursers平台上正处于开课期,“清华对外汉语”慕课目前在华堂在线上是自主模式。“汉语初级口语”目前在学堂在线平台上开课,“功能汉语速成”目前在中国大学MOOC上正在开课。四门课程的设计者或主讲教师都是既有学科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专家型教师,这四门慕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设计者(授课教师)对
汉语教学的认识。
我们分别在coursera、华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注册了上述四门课程,考察了课程的构成模块和组建逻辑、视频内容、练习及测验,分析了学习者论坛中的讨论主题及讨论帖。通过对这四门课程分项考查,我们发现这四门课程的组构方式基本一致,结构化程度较高:主体由视频,练习(测验)、论坛三个版块组成。学习内容是一系列相关联的日常生活常用的话题,比如自我介绍、谈饮食、谈爱好等。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四门课的模块,对其中的视频和练习部分进行了重点分析。我们发现四门课的视频组构模式基本相同:包括展示语言项目(对话、表达方法等),然后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最后举例练习这一语言现象,也有的慕课附加情景模拟视频。详见表4。
上述四门课程,都是面向汉语零基础的学生开设的,以话题为纲,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但每一课内部的构成不同,“汉语入门”、“清华对外汉语”和“功能汉语速成”是纵深向组构:复习旧课——学习新课——练习。而北师大的“初级汉语口语”是并列性组构:每一课由会话、语音语法、汉字、文化知识并列组成。
在视频长度上,“初级汉语口语”的视频长度为10分钟左右,而其他三门课的视频在4分钟之内。
“清华对外汉语”和“功能汉语速成”有真实情景模拟对话,“清华对外汉语”在真实情景模拟部分设有“汉语学习小贴士”部分,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交流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
下面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交互形式三个方面对四门初级汉语教学慕课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反映在课文的讲解和练习部分,在汉语教学慕课中,教学内容主要反映在视频中,练习测验部分进一步强调了课程的重点内容。上述四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同质性强,但在学习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 “汉语入门”的内容包括初级汉语对话、语音语法知识;“清华对外汉语”在汉语初级对话、语音、语法知识以外增加了汉字知识;“初级汉语口语”教学内容比较全面,语音知识、语法知识、文化知识、汉字知识内容丰富;“功能汉语速成”的内容包括初级对话,语音语法知识以及模拟情境对话。四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3个特点:1. 重视基础汉语知识,特别是语音、语法知识。2. 重视口语表达,课文都是以对话方式呈现的。3. 除“汉语入门”不学习汉字以外,“清华对外汉语”、“功能汉语速成”和“初级汉语口语”课程中都包括汉字学习。
在练习、测试部分,题目的形式都是客观题,评价方式是平台自动化评分。有听录音,选择正确的声调、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情景完成对话等题目,多为感知型的训练,运用型的练习较少。练习的内容主要是对视频中学习的语言知识进行复习,课程设计者希望通过练习,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加强记忆。测验的目的在于测试学习者对于特定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非是沟通技能。从课程内容和练习内容、形式上看,这四门初级汉语教学慕课相似程度较高:首先学习汉语基础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和测试强化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汉语教学慕课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课程设计的灵魂。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一定与课程设计者主观设定的教学目标一致。我们可从课程内容、课程安排以及练习内容的综合分析上,客观地了解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经过对四门课程的考查我们发现这四门汉语教学课程在视频中进行展示、讲解、示范汉语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然后通过练习和测试来强化知识的获得,反映出课程设计者希望学习者理解基础汉语句法、语音,了解汉字和文化习俗,记忆和理解初级汉语的常用对话。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这四门汉语教学慕课的教学目标,在认知领域处于记住和理解层次,布鲁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在这六个层次中从下到上是一个从低阶思维能力向高阶思维能力转变的连续体。其中回忆(Remembering)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理解(Understanding)指从包括口头、书面、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⑤(洛林安德森,2009)。教授陈述性知识的课程,比如语法知识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于记忆和理解的认知层次,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输入、存储新语言信息和对原有记忆的简单提取,而是根据认知图式和当前的教学活动进行重新建构,这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再创造⑥(刘壮,2005)。因此語言教学课程在认知领域应该达到“应用”的层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具有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⑦(赵金铭2008),语言课程应该通过教学活动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初级汉语课程而言,培养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更为重要。线下的语言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口语交际模拟活动,学习者之间协作完成真实的任务,教师及时做出反馈,学习者在反复练习、对反馈调整之后,达到语言应用的目标。目前的汉语教学慕课的教学目标还未达到促进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层次。
(三)互动模式分析
互动是教学方法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课程设计者对学习的认识,交互是任何一种学习环境(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步\异步在线教育或者混合式模式)中的基本要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现,第二语言的高度互动是学习者获得语言的关键,最有效的高度互动又来自系统科学的任务设计、教学组织及实施⑦。与传统的网络教学课程相比,慕课的特点是平台能够为学习提供互动和反馈支持,基于平台技术,课程设置了论坛(讨论区)供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进行互动。在上述四门课程中,都有讨论版块,“清华对外汉语”和“汉语初级口语”除讨论区以外还设有Wiki板块。
“功能汉语速成”讨论区设有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留学生讨论区、对外汉语教师交流区五个子版块。四门课程的讨论区中,“汉语入门”的论坛中内容比较丰富,目前可以查到4年以前的讨论帖,有教学助手回答学生问题、批改学生的作业,也有学员的互评的内容。比如第三周的论坛中有135条主题帖,发帖时间是2014到2018年10月15日,论坛中的主要内容是询问与本课学习相关的问题,反馈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有社区助教解答问题、批改作业等,互评、提问、回答都是以书面的方式进行的。
目前学堂在线平台上的“清华对外汉语”是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相对分散,没有统一的学习进程,论坛上的内容几近空白;正在开课的“汉语初级口语”和“功能汉语速成”论坛上的内容也相对较少。
总的来看,四门课程中“汉语入门”论坛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及学习者和助教之间互动相对比较活跃。但其互动内容也多属于提供书面答案、学生书面作业反馈等内容。其他三门课程同伴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都比较少,慕课平台的技术优势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而在反馈部分主要是基于机器自动评分的反馈形式,或者由助教、老师提供书面答案。穆尔⑧(1989)按照远程教学的特点,把远程课程的交互方式分为三种: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互动、学习者和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和教师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及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被称为社会性互动。现有的汉语教学慕课的交互方式,主要以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交互(自主学习)为主,社会交互性不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对于知识型课程较为合适,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匹配度不高。作为语言教学慕课,课程设计上应根据二语习得规律,安排教学活动。语言习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第二语言习得模型中,语言从输入到输出包括五个阶段:感知输入、理解输入、吸收、融合、输出,输入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输出⑨,其中互动反馈是学习者重要的知识来源,在互动过程中,经过协商、重述和反馈才能吸收和融合新的语言知识,才可能转化成输出,从目前的四门汉语教学慕课看,交互模式比较单一,过程性反馈活动设计不足。
通过以上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交互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汉语教学慕课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知识的呈现、讲解、示范形成刺激,学生通过选择答案对刺激源作出反应,计算机根据答案给出提示予以强化⑩,课程中体现的主要是认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三、汉语教学慕课的思考与展望
1.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四门汉语教学慕课,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互动模式上较好地体现了汉语知识教学的目的,三者的内部匹配度较高,但在学科层面上,课程在培养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上有所欠缺。未来的汉语教学慕课在教学目标上应该凸显语言能力的培养,增加有意义的互动,特别是社会性互动方面,可以借鉴其他慕课的做法,借助于新技术的支持,在教学内容展示、练习、测验等环节增加互动性设计,这样才能使汉语教学慕课与传统的远程多媒体课程产生根本性的区别。本文分析的四门汉语教学慕课,推出时间不同,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互动模式上,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在今后的汉语教学慕课的课程建设上,应该在课程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应该走内涵化发展道路,在课程质量上有所突破、创新。结合慕课平台的特点,设计出更符合语言教学学科特点的汉语教学慕课。
2.目前慕课投放平台有国外和国内两类平台,这两类平台上的学习者的来源有所差异。国内慕课平台比如华文慕课、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投放的汉语教学慕课,学习者大是来华学习者,来华学习者参加线下课程的机会较多,有学习汉语的便利性,真实环境中的互动机会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在论坛上的交互意愿。而国外平台上的学习者多居住在海外,实际生活中缺少汉语学习环境,加入论坛的意愿相对较高,报名担任志愿者助教的学习者也比较活跃。平台不同,学习者的来源不同,学习者在汉语学习上的需求也存在差异,针对学习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慕课,也成为未来汉语慕课设计者面临的一个挑战。
3.慕课的制作成本很高,教师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线下课堂高出数倍,因此慕课的使用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方面。目前在国内平台投放的汉语教学慕课的数量不断增加,国内慕课平台的国际化程度也成为关涉到慕课使用途径的问题。我们认为国内平台上投放的汉语教学慕课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应该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慕课可以用作翻转课堂,也可以直接在课堂上使用,都能起到与传统课堂教学互补的效果,慕课中语言点展示、讲解视频能够更好地刺激学习者学习知识,课堂上可以用面对面的互动弥补慕课的不足,促进语言输出,慕课引入课堂也可以对提高新手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今后的慕课建设应该重视以使用为导向,加强慕课与教材的配套建设,或者结合现有的广泛使用的教材,设计与之配套的慕课。
语言慕课教学还是一种新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受限于平台的技术水平,这对课程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汉语教学慕课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注释:
①林金锡,张亦凝.慕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国际汉语教育,2015(1).
②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
③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类课程没有计算在内.
④“你好中文”课程是多所院校的教师联合制作的.
⑤洛林·安德森.布盧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3.
⑥刘壮.语言能力和国际第二语言教学Can do理念[J].语言文字应用,2009(1).
⑦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8(1).
⑧Moore,M.G.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3(2):1-6.
⑨Susan Gass Larry Selinker.第二语言习得[M].赵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26.
⑩吴咏荷,托马斯·希·里夫斯.网络学习中的有意义交互: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4(1).
参考文献:
[1]吴咏荷,托马斯·希·里夫斯.网络学习中的有意义交互: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4(1).
[2]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8(1).
[3]刘壮.语言能力和国际第二语言教学Can do理念[J].语言文字应用,2009(1).
[4]洛林·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3.
[5]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6]林金锡,张亦凝.慕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国际汉语教育,2015(1).
[7]Moore,M.G.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3(2):1-6.
[8]Susan Gass Larry Selinker.第二语言习得[M].赵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