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黄礼万 李永华
摘 要:高职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以工科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方向,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基础,分为3个专业方向,达到“1+3”的专业方向,转变学习方式和目的,突破目前死板课程学习的局限,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积极、主动、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职业面向;专业方向;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5-0194-03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research of educators. Based on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employment direction, the major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in engineering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directions, which can achieve the "1+3" professional direction, change the learning mode and purpose,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rigid course learning, guide students to change their learning mode. Students can learn actively and pertin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Keywords: vocational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一、概述
职业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构建实践育人机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2]。职业素养已作为企业招聘新人的重要指标[3],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毕业生自己的努力,在專业技能、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处事能力上进行多学习。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只有掌握真正本领的人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作为[4]。职业体能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目前对于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研究已经趋于多样化。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年,全部学会并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各个领域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对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进行分类,让学生能学通、学精某一专业方面的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毕业即能上岗。同时,各就业网站、企事业单位招聘时对专业方向也越来越重视了,比如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就业报到证上网报到时电气自动化专业下就有工业机器人与CNC控制方向、电力远动方向、计算机控制方向等。然而,目前相关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很有意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们国家高职教育近几年发展非常快,要办好高职教育,首先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要想使职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我们在培训高职教师、提供教育设备和工具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目前人才培养中课程、教学方式、实训顶岗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目前存在的情况有,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所教课程与应学课程的关系不兼容,后来教学没有逻辑和可控的关系。
我们的高职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全面规划,还没有统一和具体的目标。因此,我们正在探索改革的方向,但现行改革方向有些质量不高。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现在的专业划分不是非常细,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内容多,不能在某专业方向上形成其核心技能,因此可以对专业进行方向的划分。各方向上专业教育资源共享,争取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说,以工科类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电气自动化专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它延伸到各行各业,从开关的设计到太空飞机的研究。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发展非常迅速。该专业还具有强电弱电,电气电子技术,软硬件相结合的特点,具有跨学科性质。因此,电气自动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有必要对之进行分类。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方向进行分类的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本课题分类的标准是基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面向。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是:属于装备制造大类中自动化类专业,主要岗位有电气自动化设备及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仪器仪表装配人员。如何根据相应岗位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一大难题,而且自动化专业课程繁多,高职大专学生在三年时间里不可能把所有的课程都学得非常精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尤其重要。
对于各专业方向,必须建成相适应的项目式教学体系,建成的项目能够使其对应各专业方向,一方面能使选择各专业方向的学生深入地培训其职业技能,基本达到出校就能工作的目的;另一方面能使教师接触到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工艺、新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各个项目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场景,能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从而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拓宽学生学习渠道,转变学习方式,各项目建成能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学习突破当前单一课程学习的限制,从而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够根据项目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当确定好以专业方向为标准的项目后,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具体有课程建设,基于生产过程的学生实训、职业培训等项目资源的建设等。
当专业方向确定后,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专业方向和企业的合作,高职学生最终的去处是企业。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可能都会跟不上时代,只有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使学校教学永葆青春并充满活力。在企业,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下,学生可以直接接受基本职业面向的培训,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出校便能走上工作岗位,大大节约企业的用人成本。
三、案例实施过程
以工科类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从多年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和管理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现在各课程联系紧密,但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学了一课忘记一课,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太好。另一方面,由于电气自动化在现代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成为工科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太多,包强电和弱电,岗位有自动化控制和维修电工等,如果说想把学生打造成一个全才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根据课程自身一些特点,对专业进行分类,对大类的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迫切了。通过课程改革,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又可以为进一步推进其它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专业方向
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对企业岗位进行职业分类,根据本专业的职业面向,把电气自动化专业方向分为三大部分,建立与企业相应岗位对应的专业方向。把现有校企业合作的企业分为三大类,并不断优化,实现产教融合。细化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突出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与产业的高度融合,使学生更快更准找到专业方向,为我国未来的“大国工匠”提供帮助。三个专业方向为:以单片微型机控制的智能方向,以模拟量、数字量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过程控制方向,以智能控制为主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方向。
2. 建设项目资源库
根据专业方向的划分,建成相应的项目资源库,项目教学法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运用很多年,但怎么开设项目还没有一个有效的结论,大部分实际情况是老师根据自己的课程需要来建设项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此根据调研把电气自动化专业进行分类,在每个大类下设置相应的项目,使项目的开设达到有目的,有依据。依托该项目建设三大方向教学资源库,在其专业方向上确定项目式教学的类别和具体内容。建成的项目教学资源包括了电气自动化核心专业课程建设,能够充分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需要,为项目教学资源建设提供范例。建成后的项目库包括:
(1)以单片微型机控制的智能产品为专业方向并组建项目式教学相关资源库。此项目融合的主干课程包括单片机控制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C程序设计等。
(2)以自动化生产线的过程控制系统的专业方向组建项目式教学相关资源库。此项目融合的主干课程包括电工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电机控制技术、工业控制组态及现场总线技术等。
(3)以智能控制为主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专业方向组建项目式教学相关资源库。此项目融合的主干课程包括工厂供配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等。
项目建成后,毕业设计以完成项目为主。成立项目小组开展训练,参加省市的各项比赛,提高项目作品水平。
根据专业方向的划分,探索教师培训进修的新方法。以前的教师培训没有原则,专业学习和企业顶岗完全是凭教师个人申请,杂而乱,有了专业方向后,各教师可就相应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培训和顶岗实习岗位,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教学资源。
3. 建立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的沟通与合作。调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 深度推进校企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的作用。通过学校设置的专业与企业职业岗位对接,根据企业要求毕业生将来从事的职业,该职业负责哪些工种,这些工作和任务需要何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支撑,以此为据来建设相应课程,并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地让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建设。
依据专业方向建成项目,依托该项目使教育资源共享。建成的项目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需要,为项目教学资源建设提供范例。使本专业方向专业教师接触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应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建成的项目有基于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等项目资源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可以为企业在职人员或社会自主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通过专业分类、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也可以为进一步推进其它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最终形成学生“1+1”两阶段培养模式,即把学生三年学习期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二年基础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为一年按专业方向学习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方向,形成“1+3”的专业方向,即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基础,分为3个专业方向。打破传统的从一而终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1+1”两阶段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与“1+1”两阶段培养模式相适应“1+1”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学校教师和行业导师的“1+1”双导师制度。初步形成双“1+1”培养模式,即两阶段教学和双导师模式。
四、结束语
合理制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基礎,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人才培养资源库。以工科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方向,达到“1+3”的专业方向,即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基础,分为3个专业方向,转变学习方式和目的,突破目前死板课程学习的局限,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积极、主动、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燕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37(23):220-224.
[2]黄宗喜.社会实践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作用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38-139.
[3]张紫军.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调研[J].职教论坛,2012(20):88-89.
[4]黄莉,陈甜.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80-82.
[5]高立庆.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学生职业体能分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0):187-188.
[6]施壮,陈胜利.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智能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27(1):30-33.
[7]徐德鸿,马皓,江槱生.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