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分析

2019-09-10 07:21:15李婧怡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训练方法小学美术

李婧怡

摘 要:审美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丰富想象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而想象和创新能力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小学生理性认知水平不高,更多靠感性理解能力,所以美术老师需要采用接近生活内容欣赏课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阶段。因此,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探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审美能力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3-0133-01

1.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一些美术知识是很难理解的。为了减少美术知识的抽象性,需要教师确立与小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提升审美能力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在此期间,学生们与世界有了初步的接触,对社会有了基本的了解,并逐渐形成了三个概念。开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未来的生活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培养审美能力现状

(1)美术教学方法单一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要求教师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想象力,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只注重绘画技能的培养,使得美术课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

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美术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一些美术教师缺乏足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这也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3.培养审美能力策略

(1)活跃美术课堂气氛

美术是一门关于美的课程。这是一门视觉艺术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首先要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学生对美术学习不够重视,或者对美术不感兴趣。这种观念不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阻碍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较大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展现学生独特的美感。

事实上,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与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学科的教学并没有什么不同。老师只是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来教学生。课堂气氛相当沉闷,学生很少主动思考,学习兴趣不强。但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美感。美术课应该给学生带来美。为了使美术课区别于其他文化课程,教师应该构建一个积极的课堂。为了让学生学习愉快,老师可以让学生随意摆放桌椅而不扰乱教室秩序。教师不需要站在讲台上,而是可以走在学生之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艺术理论教学应与自然生活相结合。

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美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美妙多变的线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然中独立发现纹理。学生可以收集树叶并观察它们的纹理。他们还可以在河边收集石头,观察石头的质地。自然界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结构。通过观察,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感受自然,独立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将艺术理论与自然生活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审美学习氛围。

(3)通过网络设备积极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结合现实,通过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创造美术学习情境。传统的书本教学使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教学,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更有趣。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我们可以使美术课很生动,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在《重复与渐变》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刺激学生创作网上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美。计算机绘画的动态性和先进性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4)强调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美术课本上有许多著名的作品。有些老师觉得学生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上欣赏它们。他们经常在句子中省略它们,这是错误的。因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更多,知道每件作品的不同之处,这是美学的基础。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可以是绘画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绘画技巧的表现。虽然有些学生可能不理解,但通过这样的熏陶,至少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識,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真正的美

让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和理解,发现并实现美,从而创造美。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没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的美,并与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眼中的美。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4.总结

小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接受能力较强,这段时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最佳时期,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审美能力给人带来精神满足。能安慰人们心中的忧郁。经常画画的人可以帮助提高他们的自我素质。教师要学会倾听,教育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让美术艺术在孩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去体验生活。

参考文献

[1]吉向真.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

[2]李盛.浅析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训练方法小学美术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12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36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52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09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6:26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