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华
摘 要:本文基于学本教育理念,对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具体教学行动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
学本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从历史学科本身来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批判性等综合历史思维的形成。
一、学本课堂实施原则
1、互动性
学本课堂的宗旨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者其实不仅指的是学生,也包括教师,这是由课堂教学的双向性所决定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就一定会产生交流和探讨,这便是一个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自身也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学生所存在的疑惑进行探讨、交流和补充,如此一来,双方在相互对话与理解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实现共同进步。可以说,互动性原则是历史学本课堂的第一原则,也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
2、创新性
课堂教学向来提倡创新,在其原有的固定操作流程上进行创新是学本课堂创新性原则的体现。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虽然是让学生去了解过去的事情,但并不一味着教学内容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今天进行联系,所以说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创新;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历史学科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思辨性,教师除了采用合作探究等方式,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论题进行演讲辩论,促进其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开放性
开放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教师教学的开放性,由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注重对其思维的启发,以及视野的拓宽,尽量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其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应仅局限在教室和教材当中,更多地是要去接触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在课上,除了教材上给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
4、探究性
探究性指的是学生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最终在印证相应知识原理和结论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探究性原则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主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内在是否产生了学习动机,着眼于长远发展。自主探究是学生形成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掌握正确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关键。
二、学本课堂实施策略
1、課前的结构化备课
教师要走进教材,进行反复阅读,针对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用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划分层次,最后结合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生成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并提炼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设计问题可以说是教师结构化备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引言部分,依据其来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教材中的引言暗含着一些问题:战争的爆发原因?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为什么说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考虑到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对于英国在19世纪中的发展状况并不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第一个问题变为“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的国情分别是怎样的?”由此引导学生找出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这便是问题的层次化。当然,问题的提出需要依托于史料,教师可以从《乾隆英使觐见记》等文献中进行摘取。在最后一个问题中,需要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这一问题的解析和探究也应放到最后一个环节。
2、课中的智慧型导学
除了课前教学方案的设计之外,教师还需要完成在课上的智慧导学。具体来讲,教师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即实现智慧型引导。首先是思维的转型,由讲授变为引导,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由“一言堂”变为开放性地多元化课堂教学,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师生之间共同围绕一个问题来进行学习和探究。其次,行动策略的转变,教师在完成备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工具单,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中,教师可以确定本课为“问题解决课”,根据问题解决课的教学流程来看,具体要经历创设情境,突出目标→预习评价,生成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问题训练,小组展示→整理归纳,意义升华等阶段。例如,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第二课时的探究内容可以设计为“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措施的利弊”,按照流程进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性。
3、课后的评价与指导
传统的课后复习往往是线性的巩固型学习,也就是题海战术,而在学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中的问题解决和单元化的回归复习。具体地,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一起从单元起点进行回顾;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按时间和节点复习的习惯,一般地,可分为3天、7天和15天三个节点,回归的重点主要是需要记忆的理论性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本课堂的建构能够引起教师对学生的重视,改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现状,也改变了“多记多背”的历史学习模式,使初中历史课堂真正地变成师生共同进步和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郭安德.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22):56.
[2]辛会.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现生机[J].学周刊,2019(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