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蕴
数学阅读对于很多教师和家长来说都是陌生的,很多家长都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英语的事。对于数学,就是单纯的认为是解题、计算、记住公式、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等。
我们发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信息比较复杂,题目文字比较多,学生的错误率就会明显增加。是不是学生不会计算,或者不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不是,归根到底就是学生阅读能力。
我们既然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但如何落实,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这是我们一线教师所思,所想的问题。小学阶段,数学阅读,不必过于追求及时的收获,而是埋下阅读的“种子”教给他们数学阅读的方法。
一、精选材料,学会“悦”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就会有阅读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学的选材很关键。要选取学生感兴趣,好奇或者有开阔视野的知识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去寻找答案,揭开谜底。把课内知识进行补充,延伸,让孩子们爱上数学,爱上阅读。数学阅读像一座桥梁,把高冷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同学们体会数学的乐趣和生活化。
二、方法指导,学会阅读
数学阅读不像语文通俗易懂,数学讲究的是“简洁美”,除了理解好关键字词,在读题时还要不添字,不漏字,做到精准阅读。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不仅有文字的叙述,还有对话,图画和表格,这也是重要的数学信息,把他们结合起来,才能找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一)读一读、想一想
想一想。顾名思义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数字0的出逃记》之前,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0”重要吗?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0不重要,因为0表示什么都没有。有的同学说尺子当中没有了0,也可以用破损的尺子量度长度(用后面的数-前面的数=物体的长度)。有的同学认为0很重要,因为0可以占位……
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去阅读《数字0出逃记》看看0出逃后,数字王国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通过阅读整篇故事,发现“0”确实很重要,没有了0,存着的1000元就变成1元,308路车就变成38路车,温度计也没有0……很多事情就会乱成一团。
让学生写一写,想一想,怎样劝数字0回家呢?学生把自己代入角色,成为主人公,进行阅读材料的续写。
(二)读一读,画一画
画一画。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之一,如线段图、表格……。以《只读三天》为例。大篇幅的阅读材料,可以把它提炼成一道解决问题。“这本书8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5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读4页,这三天分别看了多少页?”有2个关键句,怎样才容易明白了?我们试着画线段图来表示。
通过线段图,同学们会想,如果三天看到页数同样多就更好了,直接用除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关键的是:怎样使得他们同样多呢?第二天少5页,就变成和第一天同样多,第三天少(5+4)页就和第一天同样多,因此,算式是(80-5-5-4)÷3=22(页),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22+5=27(页);第三天:27+4=31(页)。
接着引导学生,刚才我们以“第一天”为标准,如果按第三天为标准,又应该怎样列算式。(80+5+4+4)÷3=31(页)求出第3天的页数。以此类推。把第二天作为标准计算。从中领略到,画图的巧妙之处,从模糊走向清晰,到慢慢地掌握解决的方法。
(三)读一读,议一议
议一议,就是学生围绕一个问题,通过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问题,讨论中解决问题。例如,《卖鱼》,马小跳和朋友一起去卖鱼,一共有50斤,每斤4元,现在两个男人想买,一个只要鱼身,另一个只要鱼头。有个男人提议,鱼头1元1斤,鱼身3元1斤,加起来就是4元1斤。马小跳听了觉得有道理,鱼头10斤,鱼身40斤,收取130元。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有道理吗?
刚开始,同学们都挺合理,但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50斤鱼,每斤买4元,一共卖200元。但马小跳只收取130元,不合理,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每斤4元,是包括了鱼头每斤4元,鱼身每斤4元。现在变成鱼头1元1斤,鱼身3元1斤。学生恍然大悟。感受到数学阅读的妙处,咬文爵字的重要性。
(四)讀一读,算一算
算一算,数学离不开计算。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中,我们可以尝试学生解决相关的题目。例如,《八戒分桃》30只小猴采了100个桃子,八戒想了想,100÷30=10÷3=3(个)……1(个),你们每人3个,剩下的1个就给我。让学生算一算,八戒计算的对不对?如果错,错在哪里?
先让学生了解“商不变的性质”,100÷30=10÷3,商是3,没有变化,关键在余数,他们通过画一画,分析3×30=90(个)。一共才分掉90个桃子。有100个桃子,分掉90个,原来八戒吃了10个,余数不是1,而是10。
三、探索数学阅读的模式
在“想”“画”“议”“算”的背后,埋下了阅读的“种子”。在教学之前我们将阅读材料分为以下几种:1. 数学绘本;2. 数学故事;3. 数学趣题。在拿到阅读材料,我们按照“四流程”——让数学建模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寻→解→展→感
(一)“寻”
大概了解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前后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学生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之后,通过画一画,写一写,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把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数字化。为后面的怎样解答做准备。
(二)“解”
分析找到的数学信息,数学阅读背后往往隐藏了一定的定理,概念,公式。要解答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提取出来,建构解题的模型。
(三)“展”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拓展运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样运用,或者避免出现错误了。展开思考的空间,打开学生的思路。
(四)“感”
阅读数学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到数学阅读的创作中,拉近了学生与阅读的距离。让高冷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活泼。
通过智慧型的数学阅读,让数学阅读绽放独有的精彩;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我们从模糊走向清晰;通过阅读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建立起数学阅读模型;通过阅读价值的渗透,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无论从课上还是课外,学生掌握了数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打开的不仅是“知识之门”,还让他们打开“思维之门”和“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