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辉
【摘要】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已逐渐应用于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对小学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合;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教育事业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融合”是现代课程发展的一种理念,意义在于把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融合到数学学科教学之中;“融合”是教育实践发展的一种理念,最终实现由“人为融合”到“自然融合”。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义、模式和应注意的要点等问题谈谈个人认识。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乌申斯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只有将数学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融合,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兴趣做导向,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一种好奇、渴盼的境界,在兴趣上去深化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学中如何画角是本节课一个重要内容。以往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学生看,这样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二,画图时教师的身体会遮挡部分学生的视线。如果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情境就大不一样。首先利用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和方法。演示前,教师提出“注意观察画角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的要求,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非常深刻。又如在教学二年级“平移与旋转”时,运用信息媒体播放游乐场的情境录像,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已有认识发展水平上产生了自主探究的愿望,因而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能说出、区别身边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最优化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学内容的虚拟与真实、动态与静态、大大小小的交叉转换,直接在教材中展示一些抽象概念,复习变化过程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优化。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长方体的平移、重叠、相对边缘平移和对面的叠加,使学生感知到长方体的相对面是相同的,而相对边长是相等的。特别是当顶点数为顶点数时,采用顶点闪光的方法,使学生不仅不能重复,而且不能错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不打破教学的重点和难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获得自己知识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实现这些目标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信息将学生周边的数学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一些较复杂的行程应用题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逼真地展示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行还是相背而行,是同时出发还是先后出发,是相遇还是相距等问题,例如,数学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1600米,小明和小华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明先走2分钟后,小华才出发,已知小明每分钟走40米,问经过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为了学生更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运动状态,我利用电脑在屏幕上先展示甲、乙两地相距1600米的线段图,再展示两人站在甲乙两地。接着让小明先移动2分钟的路程,用蓝色光线闪烁出来,并标出2个40米。然后,演示小华这时与小明同时出发,屏幕上出现两人不断同时靠近的图像,并且配合提出问题“他们同时出发的路程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接着分步演示,在他们同时出发时画面上每人各走一分钟距离,电脑就闪烁定格得出速度之和。学生观看了屏幕上生动逼真的图像后,兴致勃勃地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很快就找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凭借直观,大胆创新,想出了多种解题思路,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模式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比如,一个故事、一個问题、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冲动时,创设的情境才能称得上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实验教师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开场音乐,让学生猜这是我们经常看的什么节目,当学生猜到这个节目后,就问学生你知道这个节目什么时候开始播放的吗?(生:下午六点半),然后,实验教师打开网络视频,让学生观看此时屏幕当中正出现的时刻,从而激起思维的火花,接着再显示银行的营业时间表,火车站的营运时间表,广播电视上播报的时刻等,使学生了解到“24时计时法”的广泛运用,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适时评价
本环节,学生根据创设的数学学习情境,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对师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小组内所有成员参与解答辩论,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探索、体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切磋、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评价。根据学习内容,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伙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以“说说我自己”为主题;“伙伴互评”评价内容以“大家评评我”为主题;“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以“老师眼中的我”为主题。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单元时,用flash制作几个课件,然后又做了几个有关本单元概念知识的超文本链接,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体如下:教学“圆的认识”:内容是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如钟面、车轮、呼啦圈等,从而建立圆的表象;教学“圆规画圆”: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转动一整圈,就画出一个圆;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电脑动态展示圆心、直径、半径,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教学“圆的面积”:屏幕展示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动态演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最后使得学生自然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动画学习新知,辅导学习,学生也可以在自主探究时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要了解的部分,将学习的形式更加自主化。
(三)自主练习 巩固提高
在巩固和提高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课堂练习不仅要注重实际效果,还要科学安排练习水平和练习方式,同时要考虑小学生好奇的心理。教师及时,适当地使用视听媒体安排学生喜欢的一些练习,例如“找朋友”“给小马虎治病”“先看谁的花开”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又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有时以课堂合规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根据他们的能力,方便快捷地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数学思维来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并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四)归纳总结 提高升华
在本环节中,老师仍扮演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并且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指导学生总结时,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意见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性。其次,结合实例讨论,指导学生总结。在总结的同时,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肯定学生的良好学习质量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更好地发挥媒体的激励作用评价。
三、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要注意的问题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完全否定和拒绝传统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通常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高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绝不能形成依赖,而是要保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完美结合。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联系实际,因课而宜
教学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小学数学教材中并不是每一课都需用课件,因此,教学时应根据教材实际,反复推敲,因课而宜,设计制作课件。反之,滥用、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对人力、物力的浪费,也起不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可以学习更多和更深入的教学,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媒体。在使用时,有必要防止追求课件表面的奢华,并辩证地对待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始终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辅助”地位摆在适当位置,并适当发挥其作用。有必要禁止仅显示书籍或更换黑板的功能的课件的显示。同时,课件不能代替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学生有必要动手,数量,画图,以便学生能在活动中发现、找到规律,得出结论,并且绝不能用媒体报道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因此,为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能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互相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纸笔操作,动手操作,绘图表绘制等实现平衡,形成优势互补。
(三)注重情感交流,摆正多媒体的位置
作为非智力因素,情绪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多媒體教学必须首先考虑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发挥其最大潜力。如果不更新教师教育的观念,无论其内容是否合适,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追求将“穿新鞋,走旧路”,运用先进技术为老派教育服务,将“人为灌溉”改为“机器灌溉”。电脑仅扮演电子黑板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清楚,计算机只是人类用来指导自己完成更好的教学任务的工具,而不是完全代替老师进行教学。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自觉和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晓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
[2] 吕金玲.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 文存阅刊, 2017(24).
[3] 周培芬. 试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J]. 学周刊, 2016(2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