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和
摘 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两个主体,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条件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互补,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家庭教育 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4-0006-01
学生的教育工作包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学习得到的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指导,两者需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能够提高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话、多媒体、微信、教育类APP等多种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加快学校和家庭教育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对于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利用信息手段,丰富沟通形式
沟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清楚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动态。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多采用召开家长会、上门家访等形式,成本高、交流机会少、交流时间短,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情况。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学校、家长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丰富沟通的形式,比如,利用微信、教育类APP等定期组织召开家长视频座谈会,为路途遥远、工作任务繁重的家长节省时间,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提高沟通频率,每天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日常表现,科学制定教育方法,还可以建立老师—家长微信群、QQ群等,通过QQ、微信定期在群内汇报、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变化。另外可以建立家长反馈信息制度,公开设置家长意见反馈邮箱,及时查阅相关的意见建议,构建良好畅通的信息通道,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2.利用信息手段,加强合作参与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要充分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清楚学校教学理念、了解学校组织的活动、比赛等,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促进孩子成长。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观看主题影片《建国大业》、《家园》、《小王子》、《妈妈,再爱我一次》、《和你在一起》等,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认知。学校可以利用端午节、儿童节等节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在儿童节组织“妈妈和我一起读书”的线上读书活动,邀请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完成读书任务。在母亲节组织“感恩母亲”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小手工、录制视频、帮妈妈做家务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感谢。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渗透、并不断完善。
3.利用信息手段,加强经验分享
家长的工作经历、学习理念、兴趣爱好、学历等各有不同,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如何更好地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对于部分家长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家长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对于提升孩子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利用微信在家长群中开展“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经验交流讨论会,请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鼓励家长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教育平臺、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分享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经验,向家长推荐优秀的教育管理书籍,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儿童发展》、《孩子们!你们好!》等,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4.利用信息手段,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
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补融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长资源优势,让家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构思,可以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担当“课堂小助手”,或者组织“家长活动日”,让家长定期为孩子授课或者展示不同类型工作的内容。比如,邀请警察父亲为学生讲授怎样防止被骗、人流较多时怎样防止被偷或者怎样正确处理迷路、走失等危险情况;邀请医生妈妈为学生检查身体情况,普及日常生活中预防流感发烧、处理擦伤磕碰的小技巧;邀请烘焙师妈妈带领学生了解各种蛋糕、饼干的制作方法等。通过家长的讲授和参与,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增进与学生的感情,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
5.结束语
良好的学生教育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家长可以利用电话、微信、微博、多媒体、QQ等新时代信息技术条件,加强与学校、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和教育水平。这种互相沟通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田莹.信息技术条件下家校优势互补,教育事半功倍[J].新课程·小学,2017(09):207
[2]徐全欣.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0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