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梅
几十年来,从美国奥数队里走出过许多人才:美国第一个分析人类DNA的团队,负责人就是美国首次参加国际奥赛的奥数队队员: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得主中,不少人都有参加国际奥赛经历。
在今年2月举行的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中,美国队夺冠,4名队员中有3人获金牌。对于如此优异的成绩,人们不禁好奇:美国是如何培养和选拔奥数人才的?
美国以具有全国规模和影响力的各级中学生数学竞赛作为奥数人才选拔的基础。作为主要选拔机制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和最后的奥赛集训,均由非营利性质的行业协会和学校组织选送学生参加,而非任由商业性课外辅导机构在正规教育体制之外主导。
在各类数学竞赛考试的设置上,美国鼓励更多学校和更多低年级学生参与,组织方式灵活,不搞一刀切。比如,每年2月份AMC10和AMC12两个級别的美国数学竞赛,会各举行A、B两场比赛,学生可任选时间报考;3月是美国中小学校放假高峰季,为方便学校和学生,当月的美国数学邀请测试也会分成两场进行。4月的美国奥数竞赛专门设计低难度试卷,以鼓励低年级学生参与。
多年来,美国奥赛机制已形成人才回馈效应。据介绍,不少曾参与奥数竞赛的美国学生,主动义务参与奥数培训和数学网站的出题及培训工作,他们设计创作的奥数问题和培训材料,多数可以通过在线公开资源共享。
美国奥数队在对学生的培训方式上,不采取题海战术,不组织开学期间的脱课集训,而是注重启发、思考、理解,重视团队合作和共同提高。
备战奥赛的美国学生既需要做题,也不敢放松学校各门功课,如果偏科严重,就难以进入心仪的大学。所以,奥赛选手除极少数,不会脱离学校正常课程。
美国奥数队总教练、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副教授罗博深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除60名美国学生外,美国数学协会还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和地区各派两名学生参加奥数夏令营,让美国学生有机会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奥数高手朝夕切磋,结为朋友。罗博深认为,美国数学协会举办的奥数夏令营是美国奥赛最高水平的集训,这些学生现在或许是对手,但10年后就可能是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