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善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是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斷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方法
在当前的初中教育工作中,体育课程往往是被忽视的,教育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文化课上,认为让学生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状态,导致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甚至部分学生无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出现轻微的心理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在体育课堂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让学生意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实用性,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体育课堂。
一、注重引入体育教学游戏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入体育教学游戏,因为学生对于游戏是丝毫没有抵抗力的,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同时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比如,长跑训练是初中生最为抵触、惧怕的体育项目,很多学生往往无法坚持下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体育游戏,设定接力跑、障碍跑体育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耐力之后,再逐渐提升长跑训练的难度,让学生有一个过渡、接受的过程。除了引入体育教学游戏,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新型的教学工具来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在开展体育篮球教学之前,为学生播放关于NBA球赛的视频,让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之情,点燃学生的竞技精神,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意识到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二、实施分组体育教学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教师不能用统一的体育教学方案来对待学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实施分组体育教学,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把兴趣、身体素质基本相同的同学分到一个小组中去,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也可以引入和体育相关的体育艺术内容,比如,把跑步与舞蹈、篮球与体育歌曲结合起来,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了解、帮助,建立融洽的集体关系。除此之外,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设定体育教学内容,比如,可以给男同学一些具备挑战性、相对剧烈的体育项目,而对于女生要设定一些娱乐性、创造性、时代性的体育活动,比如,乒乓球、体操、瑜伽等,消除女生对于体育项目的畏惧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
三、设定主题化的体育教学情境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主题化的体育教学情境,结合当前的热点体育项目,构建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体育技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正确的体育指导,安排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提升身体综合素质。在体育主题化教学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解蛙跳这个体育项目的时候,因为“蛙跳”对于学生的耐力与体力要求较高,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蛙跳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因为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双腿酸痛,教师这时候可以为学生创设“青蛙过河”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把蛙跳体育项目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敢于表现、敢于创造。
四、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学校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健康的体育学习氛围,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重视,增强校园的运动活力,利用校园体育文化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组织太极拳课外拓展活动,把太极拳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让学生对太极拳这项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初中生的体育精神,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以多多设定一些课余体育拓展训练比赛项目,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够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来设定体育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较强的体育积极性,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晓. 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如何围绕核心素养打造初中体育新课堂[J]. 青少年体育,2019(02):54-55.
[2]刘立辉. 中考体育制度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 教书育人,2019(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