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益平
摘 要: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其表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以工匠精神定义及内涵为入手点,论述了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利用文献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工匠精神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结合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提出了几点工匠精神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创新创业教育
前言:工匠精神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召唤,也是中等职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精益求精的主要追求。工匠不仅需要在自身工作阶段时刻保持敬畏的职业素养,而且需要主动追寻品牌质量,在日常工作中对自我工作精益求精,最终打造高水平产品品牌。工匠精神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对于工匠精神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工匠精神定义及内涵
工匠精神涵盖了形而下的技术技能内容、形而上的价值品质,具有工匠理性特征。一方面,形而下的技术技能内容主要指各种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形而上的价值品质主要涉及了崇德求道的价值主旨、求美尚巧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持之以恒的专业精神等内容。成就工匠,不仅需要在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引导下,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需要不断追寻创新,精益求精,最终获得更加先进的产品[1]。
2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意义
重塑工匠精神,是二十一世纪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方针,工匠精神与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中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重叠。通过在工匠精神视域下培养中职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以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推动新型中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同时在当今时代,工匠精神已经涵盖了技能水平提升、创新思维优化、创业能力培养等多个模块。通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工匠精神进行分析探究,可以提高中职生对操作技术的认知。进而以创新为先导带动中职生创业能力提升,最终培养更高技能、更高职业素质的人才。
3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3.1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方法
本文以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可视化方法,对我国内部2015-2019年知网、维普职业教育研究领域职业教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搜索中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绘制了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2]。
3.2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结果
依据上述研究方式,得出工匠精神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如下:
3.2.1重技轻人导向的异化
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风气熏陶,社会舆论对技艺高超、踏实肯干的人较为轻视。而中等职业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技术立校,工匠精神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呈现出了过于简单化、形式化的情况。技能教育、育人间差距悬殊,重技轻人导向不断异化,严重制约了工匠精神与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3]。
3.2.2不注重隐性素养培养
隐性素养是工匠精神視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模块。但是在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仅注重中职生职业行为及职业意识培养,并没有对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爱岗敬业精神进行全面培养,导致整体教育效果不佳。
3.2.3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
由于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隶属于专业教育范畴以外,多数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并不会聘任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者,也没有为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制定管理机制[4]。而由于中等职业院校内现有创新创业教育者没有创业经验,也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导致其无法对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效率的有效提升。
4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措施
4.1转换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针对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过分重视工匠精神器物而轻视工匠精神人文内涵的情况,中等职业院校应从工匠精神本质内涵入手。克服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功利性及浮躁心理,以培养高素质中等技能人才为目标,统筹规划,完善顶层设置,促使工匠精神切入人心[5]。
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促使工匠精神真正入校、入课、入心,中等职业院校可以从整体层面出发。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严格贯彻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的方针,逐步摆正社会价值导向。同时中等职业院校可从学校层面入手,立足长远目标,切实推进工匠精神内涵建设。将工匠精神与管理服务模式、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等模块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环境,为中职生全方位、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人文空间。
其次,在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中等职业院校应以育人为核心,侧重创新创业思政培育。以思政教育为主要阵地,以匠心培育为要点。将育人与德教、培技与匠心紧密结合,为立德树人及敬业创造、创新超越、精业兼爱理念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中等职业院校可以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共育模式[6]。不断寻找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内涵交融点,促使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最后,针对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出现的重技轻教异化情况,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者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大力支持内部学生创业创新。并不断完善校纪校规,加大对粗制滥造产品及假冒伪劣、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真正在中职生内心深入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为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奠定基础。
4.2完善隐性素养培养机制
为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等职业院校应从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隐形目标、显性目标两个方面入手,在正常技能实践教育的基础上,构建通用平台与技能中心结合的总体架构。其中通用平台主要以培养中职生隐形职业素养为目标,包括职业智慧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态度培养、身心健康培养、沟通协作训练、职业素养培育等多个模块。在上述模块设置时,中等职业院校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紧密结合。从中职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结合专题教育活动,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在每一学期,设置详细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即针对现代社会与专业相关或者社会舆论较关注问题,进行灵活、多方面教育。其中在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设置时,除公共选修课程以外,中等职业院校还可以在各专业实施性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中设置专门的必修课程。中职生必须修完全部课程,才可以获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分。
在中职生职业素养、通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中等职业院校可结合相关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在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7]。在专业实训及顶岗实习过程中,全面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及科学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组织任务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
在上述课程实施过程中,中等职业院校可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型。以逐层递进的形式,展示中职生表层能力发展过程。随后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实训指导教师评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企业管理部门评价等为主体,从学业、课堂纪律、单项创新能力、创业综合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结果获得之后,中等职业院校可借助工匠精神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优化、实训、限选等模块,不断优化改革,以便最大程度提高工匠精神视域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4.3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改革
为推动工匠精神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效、有序进行,一方面,中等职业院校可结合校内各专业特点,进行《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的设置。对创新创业能力养成活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等内容进行逐一设置,以便为各专业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中等职业院校从项目引进、教育模式设计、教材大纲设置、实践团队组建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针。主动与区域内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优质工匠培育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在产研合作平台搭建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激发中职生创新创业热情,中等职业院校可以在现有人才培养机制运行的同时,构建现代化的人才市场保障制度。解除中职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后顾之忧,为整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在初步激发中职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之后,为促使中职生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中等职业院校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为相关专业学生讲解特定创业成功案例。并邀请相应专业创业成功学生入校演讲,增加中职生创新创业自信[8]。随后依托特定市场,引导中职生从服务对象入手,分析市场需求,以便为其后续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另一方面,为提高中等职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各院校可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立足点,从内部寻找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突破口。
首先,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促使中职生置身于具体创新创业环境中,中等职业院校可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缩短毕业证书到职业资格证书距离,推动课程测试、资格鉴定有机融合,为中职生后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充足支持。
其次,为真正实现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中等职业院校可将社会作为需求方,将院校内培养学生作为供给方,贴近行业市场,培养创新性人才。同时将中职生作为需求方,将自身作为供给方,更改教育教學结构,培养工匠型人才。
最后,从创业比例层面进行分析,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内创业主体较多。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内部人才创业创新意识教育,驱动中职生实现从学历到创业创新能力的理性回归。即以行业标准为现实教材,筛除无效课程内容,以互联网+创业创新教育的形式,逐步将其延伸至艺术、科技等课程,构建复合式课程体系。
此外,在中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中等职业院校内部师资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水准提高的重要依据,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离不开优秀教学团队的辅助。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应在现有师资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聘请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主要可划分为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思维较活跃且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具有创业经历且获得一定成功的教师。中等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需要。在创新创业团队组建过程中,适当调整上述人员比例,以便为中职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市场感知力提升提供依据,达到良好的工匠精神传承目的。在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队组建完毕之后,从各专业挑选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开展试点教育。根据试点教育情况,对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进行优化改革。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是我国就业市场对中等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这一要求指导下,中等技能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技能操作,而且需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将工匠精神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为中职生建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完整架构,以培养出一大批优质中等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咏梅. 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5(3):63-66.
[2]蔡跃, 杨静, 何文珍. 2017年国内职业教育研究热点 回顾与展望 ——基于《职业技术教育》文章的知识图谱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8, 39(15):50-55.
[3]周勋勋. 试论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 黑龙江科学, 2016, 7(23):146-148.
[4]徐瑾, 苗勇. 论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 机械职业教育, 2018, No.389(6):21-23.
[5]付爱花. 试论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5):157-157.
[6]沈根平.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怎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文教资料, 2018(11):55-56.
[7]陈晖. 如何打破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瓶颈[J]. 人民教育, 2016(22):68-70.
[8]周燃. 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1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