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2019-09-10 06:52喻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运用初中德育

喻琼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教育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愈来愈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设计环保热点问题,挖掘教材与生态理念之间的联系,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拓宽学生的生态理论认知领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德育 初中 语文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70-01

0

语文作为一门融合了社会发展、历史渊源、政治理念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培养学生生态观念、环保意识等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生态德育是在整合以往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学校德育策略。它是以青少年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课程教化、环境感化、过程内化的基本途径,使中小学生获得符合国家要求和自身生长需要的情感品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一、生态德育的理论背景

生态德育育人目标是 “尊重生态规律,激发生命活力,追求师生和谐共进”。生态德育模式的提出,是与我校秉持“朴实沉毅、厚德笃行”校训,培育自强不息、励志进取的湘府学子的校园精神的有机融合。实施生态德育项目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工程,我校定位自身实际,提出构建生态德育,就是基于我校现有环境资源和德育优势,力争创设一种“和谐境界的、可持续发展的、回归本真”的良好氛围和健康的教育环境,让广大师生在生态德育建设的大环境下,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和谐成长。

二、生态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一)深入挖掘教材,建立环保联系

初中语文教材的许多语篇在揭示人與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十分深入、透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能跟环境保护相联系的知识点,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挖掘,进而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和生态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环保意识。

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大自然的魅力和威力,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环境,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食物等等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然而目前,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在不断被人类自己污染、破坏,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分析并了解,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伤害迟早会累及并反噬在人类自己的身上。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交流探究人类活动对于大自然产生的消极影响,例如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河流和环境的影响、垃圾对于海洋资源的污染、全球气温变暖对沿海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等等,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所学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负担,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又会对人类自己产生何种影响。从而建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能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比如,在相关写作指导课堂中,我们也可以渗透生态理论相关内容,比如我在“学写游记”的作文指导课上,引导学生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来向学生指导有关于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并让学生根据对校园景色的观察进行片段写作练习。我校整个校园花鲜草美,绿树成荫,亭台水榭相映成趣,形成了自然和谐、百花竞放的自然生态园。这与生态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在了一起,依托生态校园的优势,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倾力打造绿色校园、诗意校园,提炼生态文化内涵,将生态文化植入德育体系,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感受和体验、成长。

(二)设计争议性问题,促进学生探究思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初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明白是非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将德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探讨争议性的环境保护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也是以学生为本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创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营造融洽的氛围,让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塑造健全的、深刻的环境保护意识。

比如目前饱受争议的“上海市实行垃圾分类”的相关问题,有些公众认为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是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要贯彻到底;有些公众则认为垃圾分类要循序渐进,想要一步到位、一蹴而只会南辕北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环保观念对于这类争议性问题进行探究,为何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究竟有什么作用,中国为何如何急切的实行垃圾分类,人类造成的垃圾对自然环境已经污染破坏到了何种地步?这些问题的探究都是由一个探究性问题所引发的,在这种问题的探讨下,学生既能了解当下热门的环境保护问题,又能针对热门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学生的生态德育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生态德育是在整合以往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学校德育策略。生态德育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学校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提炼生态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感受和体验,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接纳和内化。

[ 参 考 文 献 ]

[1]马晓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42.

[2]张平禄.浅议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29):27-28.

[3]阮捷音.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探究[J].华夏教师,2018(14):24-25.

猜你喜欢
运用初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