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异化消费现象剖析与解决途径

2019-09-10 07:22:44赵丹丹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7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大学生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加上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渗透,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大学生异化消费问题突出,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于“虚假的需求”,不是满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去购买商品,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炫耀、攀比的心理去购买,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占有欲,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大学生异化消费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各层面进行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异化消费;解决途径

一、异化消费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我们分析当今异化现象提供了批判视角,就异化消费是什么,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提出的两个概念出发去理解,一是马哲上的“异化劳动”,二是政治经济学上的“商品拜物教”,马克思认为“异化”是对人性的扭曲和否定。参照马克思的异化观,我们可以对异化消费做出这样的理解,异化消费是“异化”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一种不健康的消费现象,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相互攀比,追逐时尚前卫和流行元素,商品不再是单纯的满足人的真实需要,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主体性的丧失,使人的本质异化,也导致消费模式和社会结构的异化,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说:“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人们为了幸福和快乐而消费是一种符合人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然而今天的异化消费却背离了这些初衷,我们的消费更多的是受到外界信息的诱导,而不是发白内心的真实需要,这种消费是抽象的消费与幸福无关。不同的学者对异化消费有不同的界定,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消费背离了自己的本质。

二、大学生异化消费

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担负着建设同家的重任,受西方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消费时产生出一种“不消费就落后”的思想,消费观念逐渐扭曲,沦为消费的奴隶,失去主体性和创造性,进而导致人的精神危机。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凸显了人性片面、孤立发展的一面以及人文精神的缺失,人们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时,却把精神和心灵推向了荒漠。

三、大学生异化消费的表现、原因

(一)大学生异化消费的表现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讲到“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这句话深刻表达了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消费异化现象严重,不健康的消费观念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而且不利于国家未來的建设,大学生消费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攀比性消费与从众消费

攀比心理是人性的弱点,人类社会在古代是不平等的,不同阶层的人总是通过穿着华美的衣服,吃精美的食物来显示自己和别人的与众不同以证明他们的优越性,这种攀比心理在当今大学生消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在进行消费时,攀比心理使他们臣服于商品的符号,而不是出自对商品的真实需要,从而形成异化消费。

2.盲目性消费和奢侈性消费

盲目性消费背离了人的内在本质需要,当今社会大量的商业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不断的诱使人们通过虚假的符号性消费去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大学生的消费不再仅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的追求其符号意义,奢侈品的消费成为代表身份的重要象征。据了解,我国目前奢侈品市场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异化消费的体现,人们购买奢侈品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更多的追求品牌与时尚,忽视了商品的实用性,这种异化消费也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3.个性化消费和情绪化消费

当代大学生站在时尚的前沿,要求标新立异的个性消费心理,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观念,不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父母赚钱的辛占,一心想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消费,其次,情绪化消费也很普遍,大学生因为一时的冲动毫无计划地进行消费,造成金钱的浪费,加重大学生的生活负担。另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导致他们情绪多变,当遭遇挫折时,他们习惯的通过购物、吃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波动成为他们消费的一种动力,在消费过程中他们往往更感性,从直观出发,这种消费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发展不利。

(二)大学生异化消费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异化消费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其二,大学生自身消费存在的问题。

1.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变化必然导致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异化作为社会现象的一种典型表现也是当前社会环境,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首先,改革开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不再满足于生存资料的消费,消费异化逐渐产生,因此经济的发展是产生异化的首要前提。其次,国家消费政策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刺激和引导。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然而我国的消费水平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南于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消费观念的影响,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还比较保守。因此,基于我国消费内需不足,市场疲软,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消费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消费观念从之前的节俭向奢侈的变化。

2.大众传媒、商业广告对大学生的错误引导。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商业广告遍布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可谓是无孔不入,林林总总的商业广告让大学生趋之若鹜,同时也催生了大学生消费异化的形成。广告通过巧妙的娱乐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产品。商业广告和媒体总是潜移默化的引导人们的消费,大学生在消费中无形中受到影响。

3.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主观消费观念存在很多误区,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张扬个性、寻求他人认可等特点,在购买商品时,更多的追求商品的档次,来表示自己的存在感和身份地位。大学生在消费中缺少自律意识,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作为大学生主要任务应该放在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上,大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大学生异化消费的解决途径

(一)国家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面对当前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把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为什么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个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是因为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义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培养十分重要。

在当前大学生异化消费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必须用各种方法进行宣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生日常,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外化为行动。

2.加强社会主义市场法制,加强立法教育和社会监督

法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治理国家不仅需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更需要用法律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面对当前异化消费现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大对消费市场的整饬。政府加强对主流媒体的监管,净化社会风气,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为大学生健康消费提供法制保障,依法治理大学生校同周边消费环境,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使大学生校同真正成为适合学习,生活的场所。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消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了对消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高校应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健康消费观念的教育,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應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消费道德,提升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审美能力。学校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消费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教育的熏陶。

(三)父母以身作则,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

“厉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南奢”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在勤俭节约的教育上,父母应带头示范,以身作则,从小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或多或少受到家庭消费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消费中,家长应首先以身作则担负起营造和谐好家风的责任,教育子女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引导子女健康消费,在言传身教中使子女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消费观。

(四)大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树立健康消费观

如何克服异化消费,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加强主体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不健康消费行为,从而扬弃异化,回归人的本质。大学生在消费中应该注重主体意识的培养,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真正体会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充分认识到异化消费带来的弊端,扬弃异化,理性合理消费,加强自我教育,培养理财能力,养成科学,合理,理智的消费习惯。

五、结语

消费是国家,社会,个人关注的热点,当今在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消费异化问题也成为时代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当今大学生异化消费问题,首先分析了异化消费的概念,通过马克思的“异化”观来解释何为异化消费,接着讲到大学生异化消费,分析了大学生异化消费的表现,原因。最后本文重点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层面人手探索大学生异化消费的解决途径,帮助大学生实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帮助大学生克服异化消费倾向,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0.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作者简介:

赵丹丹,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25:02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3:13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1:20
浅析实习大学生的权益保护问题
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 19:06:46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