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合理疏导

2019-09-10 03:32李子娃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初中生

李子娃

【摘要】 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初中生中表现最为突出,很多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不愿听家长的劝导。逆反心理过重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究竟是什么引起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它的形成的主因是什么?笔者通过多年来的班主任经历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合理疏导。

【关键词】  初中生 逆反心理 形成 合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83-02

一、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青春期心理特點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做事喜欢自作主张,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烦。为了标新立异,好好的校服裤给改得窄窄的;鞋带一根红一根绿的;家长、老师的话时不时要顶上几句…… 家长、老师对这种现象如临大敌,无法适从。

(二)家庭的因素

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期望值过高,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再者,家庭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不休的夫妻关系,也会导致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

(三) 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的教师对所谓的 “叛逆的学生”容易带着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他们很难教育。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历色、大声训斥,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学生们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借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二、教师应给予学生合理多方位的疏导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对象又刚好是处于这个最叛逆时期的青春少年,我觉得我们更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调适和疏导,能使学生安全顺利的渡过这个时期,能为他们的将来打下更好的基础。我在这里将我的一些做法和实践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正确对待叛逆的行为,指导学生学会判断是非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它的明显的缺陷: 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学生或子女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用理智去判断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是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 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的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案例1: 我班的小柔是一个外表清秀,性格文静的女孩。一次,小柔的妈妈打电话跟我诉苦:“这孩子真的很难管,你说一句她顶你十句。每天到了放学的时间也不回家拖拖拉拉的,总是很晚才回来。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早恋了?”听到小柔妈妈的话,我不敢掉以轻心。第二天我马上找小柔谈话。从谈话中我得知,小柔并不是想要跟妈妈作对。而是妈妈太过于严苛使小柔产生了不想回家的念头,就是跟着同学闲,等到不得已才回家。她的话令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后来我找小柔的妈妈谈了几次,让她多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苛责她。也找小柔谈了妈妈的难处和苦心,让她静下心来和妈妈谈谈她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和妈妈对着干。现在,小柔和她的妈妈关系和好如初,学习成绩也上去了。

(二)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是进行思想工作的基础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初中三年往往会有较大的变化,一年一个样,八年级可能是逆反心理最严重的阶段。确实,我带的这个班级的学生到了八年级与七年级相比,思想和心理发生较大的变化,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的孩子越来越多。有时候在与家长联系的时候,好几个家长都会这样说:“孩子最近像变了人似的,什么事都不跟你说,我要是什么事多说几句,马上就嫌烦,不让我说了。而且态度很差,你这样说,他偏偏不这样做,人都给气死了。”因为我们对这样的现象有预见性和心理准备,所以我在八年级对学生有关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尽量多的进行了解,如通过观察、谈话直接了解,或过其他老师或学生进行侧面了解,或与家长多联系沟通,或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喜好等,也可揣摩一些心理特点,这样我们在进行思想工作时才有的放矢。

案例2: 有一次,上完政治课的时候,政治老师生气地把我班的小任叫到办公室,并叫我协助处理。老师觉得小任不尊重她,专门和她作对。而小任又觉得老师冤柱了他,不停和老师顶嘴。从平时我对这个孩子的了解,这个同学调皮,也好面子,但是并像会和老师专门作对。 所以我决定静下心来了解经过。我问他:“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小任说:“后面的同学尺子掉了,我帮他捡起来。老师就说我做小动作。” 政治老师说:“那你和同桌上课怎么老是拉拉扯扯的?”小任说:“他老要转到后面,我提醒他轉过来。” 我说:“那找两位同学确认一下。”后来,两位同学都确认了小任的话属实。我就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老师一个人要给六十多位同学上课,不可能很仔细的顾及到每个细节。所以,可能是老师看错了。老师也相信你不是刻意摘乱。”看到小任心情平复下来,没有刚才那么咄逼人,我话锋一转,说:“但是,你可以选择跟老师解释,或是找来同学作证,而不是对老师出言不逊。你必须对你的行为跟老师道歉。”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诚恳地跟老师道了歉。正是我对于这位同学的了解,才比较成功地处理了这个矛盾。如果我一开始就和他硬碰硬,那后果很难想象。

(三) 创造家校合作的条件,更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也是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很多家长都跟我说:老师,你找他谈一谈,他还是很听你的话的,在家里我讲已经不听了。但是不可能全班的学生由班主任一个人去管理,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我们也要指导家长一些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意识到如果能够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案例3: 有这样一位学生,个性很强,脾气也暴躁,爸爸妈妈都在医院工作,属于慈母严父类型。爸爸由于事业的拖累,这位学生从小大多跟着妈妈,妈妈的宠爱使得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失去作用,反而是这位学生经常要“批评”妈妈,只能靠爸爸管教。但爸爸实在太忙,而且工作单位在某县,不能天天回家。有一次,因为妈妈还没有满足他要买千元的运动鞋的要求而离家出走,直到答应买了才回家。这是一种典型的溺爱型逆反,造成这位学生现在的这种状况,与父母对孩子从小的宠爱有加,即使有错误依然无原则的迁就有关,所以家长也是有一定责任的。我对这个家长说,不能再无条件的满足他的的要求。如果他提出要求时,家长也可以提出某一方面的要求,如果达到家长的要求,家长也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如果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也可以不满足他的要求而且说到做到,让孩子明白得到是要付出努力的,这样他对得到的东西也会更加珍惜。从后来这个孩子的改变来看,他的妈妈还是能听取老师的建议,合理地对待孩子的要求。

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虽然是正常的现象,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之,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疏导, 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控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美)杰西卡·米纳汉,南希·拉帕波特.破解问题学生的行为密码[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05.01.

[2]陈筱洁.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11.01.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例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减轻与消除
补课风波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