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红
摘 要:应用题是初中数学中重要题型之一,在中考分值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一直被视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初中数学应用题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并且应用题中蕴含的定理有助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引起重视。本文首先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然后对其具体的解题技巧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微薄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解题技巧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应用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类知识的运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难度与教学难度,所以对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与解题技巧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摒弃以往传统“言传身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學的主体,积极的参加到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XX借一本140业的书籍,前四天共看了48页,如果只能借9天,从第五天开始,XX每天至少需要看多少页”这一应用题时,为了引导学生自发思考,可以向学生提问“题目中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分别是什么”。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就会明确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降低解题难度,加强学生的理解,主动对解题策略进行探析,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解题热情。
(二)教授简化题意的技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初中应用题具有抽象性,这就使得一些理解能力不强同学,难以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解题,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针对一些题目较长、数据较多的应用题,进行简化,去除无用的词组,缩短应用题的题干。例如在“小明居住的学校,教学大楼一共为四层,每层楼有六间教室,进出这件大楼的大门有三道,其中两道大门为正门,一道为侧门,在安全检查时,开展安全检测试验,同时开启一道侧门、一道正门,2分钟通过400名学生,若一道正门平均每分钟比一道侧门多通过40名学生,问一道正门与侧门平均每分钟,通过学生为多少名?”这道题目过长,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厌烦的心理,这时就可以适当的对题目进行缩减,画出关键词,如缩减成“某大楼4层、一层6间教室,三道门进出(两道正门、一道侧门),一正、一侧,2分钟通过学生400名,一道正门平均每分钟比一道多通过40名学生,问平均每分钟通过没到正门与侧门的学生人数”。
(三)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21世纪,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各行各业,在教育行业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初中数学应用题具有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展示出来,从而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解相遇题目时,如“甲地距离乙地620千米,汽车在从甲地出发后2小时,客车从乙地出发,汽车与客车每小时分别形式65千米、60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如果学生对该应用题的理解不足,教师可以将其制成动画,使学生可以立即想到“速度X时间=路程”的公式。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一)筛选题干信息
初中数学应用题题干大多属于描述性的文字,许多文字对解题没有任何帮助,这时学生就要注重信息筛选的重要性,留下对解题有用信息,题干信息的筛选上文门所描述的简化题意具有对应性,具体在删选的过程中,可以用笔将重要的信息圈出来,在大脑中进行重新梳理。题干阅读是解题的重要步骤,否则极易因漏掉重要信息造成解题错误,所以教师首先要教导学生阅题仔细。
(二)结合实际生活解题
教师在结合单元内容设计应用题时,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选取生活场景进行设计,使初中数学应用题呈现出生活化的特性,降低教学课堂的枯燥性、乏味性。并且将实际生活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也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初中生已经具备单独购物的能力,在讲解人教版教材整数加减、整数乘除这一内容时,可以开展实践活动,首先依照班级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别成员分别扮演商贩、顾客,解决老师提出的应用题。
(三)注重知识归纳
人教版教材的初中数学应用题可以进行类型归纳,当前可分为的类型有比例分配、数字交换、商品利润、工程、行程、百分率、等积变形等问题,善于对题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快速的寻找出解题策略,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应用题的总结、归纳。
结束语:
初中数学应用题是一种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实践题目,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掌握科学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筛选题干信息、结合实际生活解题、注重知识归纳等解题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维峰.力求认识,掌握数学——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145.
[2]付志芳.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