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春 殷黎荣
摘要:“十三五”规划期间,我校提出了“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该课题旨在大力推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实现学生所期待的教育。本文以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为背景,深层次探讨了地理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做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校本课程 开发思路 教学实践活动 课例设计
一、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
我校位于千年古镇张渚,这里有“苏南屋脊”“梁祝之乡”“茶洲竹海”等美誉,镇内拥有丘陵山地1万余公顷,林、茶、果等林特产品资源相当丰富。我校在“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指导下充分考量了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再结合课程资源优势充分认识到我校学生应该深度融入“茶果之乡”的自然氛围之中,认识茶果、了解家乡、学习差异、宣传茶洲果乡。对此,我校因势利导,将通用技术课程——现代农业技术与校本文化相互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构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果校本课程体系。
经过深思熟虑,我校选择高中地理学科的人教版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基础,将地方悠久的茶果栽培历史与丰富的人教版地理课程资源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如“茶果园基地建设”“茶果校本课程建设”等课程,并设置“茶的栽培与制作”“果树的栽培与管理”等主题,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单元相关联,共同探讨“家乡的农业园区变化”这一与家乡茶果栽植文化相关联的主题内容,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提高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将茶果园文化与高中地理学科联系起来且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构这一新兴的联合式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校内的茶果园基地与镇内的茶果文化资源进行课程选择优化、生成重组和实施,全方位打造全新的具有互动性内涵的地理校本课程,保证地方茶果文化与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合二为一,互融共生,不断拓展、深化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具体来讲,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构建农业技术课程,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的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探讨家乡农业区位的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包括研究问题“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等。在这一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有机会学习一些茶果栽培与制作技术,同时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培养探究精神与实践精神,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知水平。这能为学生构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深度理解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实际影响。
其次,实施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的校本化有机整合,保证实践活动课程化、课程实施活动化,将地理校本课程与地方现代农业有机发展、茶果文化积极融为一体,推动校本课程的有效建设与深化发展。更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与多元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借助于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培养通才型教师与学生。
总体来说,我校做到软硬件联合建设,按照课程实施要求完善校内茶果园课程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农業技术学习实践基地,并制定相应的茶果园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够真正依托课本但又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茶果园基地,亲自动手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围绕“生态”主题和“家乡茶果传统文化”主题实现地理学科的知识拓展、人文素养等目标,努力建设集茶艺文化、农业现代技术、劳动实践与理论基础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内高中地理校本课程。
三、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做法
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校本化整合研究,结合校内茶果园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进行深度挖掘开发,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统筹校本课程内容,结合地方茶果优势,开发了包括“诗话茶果”“舌尖上的茶果”“茶的栽培与制作”等的多项校本课程,在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的同时丰富学生选择,优化教学内容,并实现多元化评价。
(一)《舌尖上的茶果》农业类校本课程设计
《舌尖上的茶果》灵感来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校依托本地丰富的茶果资源构建了这一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加入了农业实践类内容,希望将茶果校本课程真正渗透到高中校本课程中,将家乡茶果文化与人教版地理教材联系起来。在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课的教学中,我校就专门设计了《舌尖上的茶果》农业类校本课程。
1.教学目标
首先结合《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基础知识内容与我校所在地区实际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深度分析周边热点农业问题,初步带领学生了解镇内茶果文化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增强学生的家乡热爱之情。同时,通过校本课程学习体验深度促进他们在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提升。
2.教学过程
围绕家乡农业的骄傲——“舌尖上的茶果”建立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每组4名成员,教师为各个研究小组设置课题项目,例如“家乡都有哪些茶果种类”“家乡茶果的农业种植分类是什么”“家乡茶果有哪些特色”等,结合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到校内的茶果园或校外的镇内茶果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共同合作拍摄、记录、制作PPT以及调查报告,在课上进行校本课程项目交流,为课上教学提供诸多热点问题。这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即让学生真正了解家乡茶果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也让学生领略家乡茶果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茶果文化学生社团活动设计
1.教学目标
基于茶果文化的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是另一形式的校本课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之间的社团活动交流,打造学校茶果文化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日常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该教学过程主要围绕“茶果文化”主题展开,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的“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为主要讨论议题,由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例如书画社团,在社团中展示书画创作“春之韵”“夏之炎”“秋之实”和“冬之景”,鼓励学生到镇内茶果种植基地实际了解一年四季中分别都有哪些茶果,它们的生长状态如何,围绕这些观察展开书画创作。同时,我校积极开展了围绕茶果文化的高中地理课外活动校本课程,例如作文竞赛、摄影竞赛,实现了地理的跨学科校本教育,为学生认识、熟悉、宣传家乡茶果,甚至在未来传承家乡茶果文化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就是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展开,努力贴近生活实际,结合地方已有资源进行五花八门的教学设计,保证学生能够从地理校本课程中窥探大自然,了解家乡文化。我校围绕“茶果文化”主题,深度构建符合我校、我镇地方特色的“茶果地理校本开发与实践”教育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有效过渡,并深度开展跨学科教学,为学生带来别样的地理校本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胡波.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8(5):35.
[2]孙俊鹏.高中地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