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019-09-10 20:55马丽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实验探究

马丽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一向学生提出问题,马上用期待的眼光寻求学生的回答,学生也积极响应,他们来不及细致思考就早早举起了小手,这时的回答往往是生硬的、片面的,甚至没有组织好语言。还有一些来不及思考的学生,坐在那里就只能作为旁听者,他们成了“没有时间思考”的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动手、动脑做科学,边动手边思考可以使想和做相互支持,相得益彰。思考应当伴随探究活动的始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非常重要。

有学者研究发现:提出问题后等待3秒或3秒以上,学生的思考会更深入,对话和讨论会更精彩。如果教师将等待时间延长为3秒以上,学生的行为会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的话语长度增加40%~80%;学生主动做出正确反应率增加,不能回答的概率降低;学生的自信心、提出问题的数量、回答的类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课堂纪律问题减少。

那么,如何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呢?

对思考进行合理预设

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思考时间留给学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加工,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选择,并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时要使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他们乐于思考,就需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建立联系,使学生的思考有抓手。对于科学课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做中学”,结合实践进行思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创设更多的学生动手参与的环节,并提出思考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实验。每次实验后,要设计反思总结环节,逐步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在做加热糖的实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是物理变化,又是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是化学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就会促使他们在实验时同步思考。实验之后的反思总结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我们观察过的现象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考不断深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既然已经设计好了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搜集并整理事实、寻找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直到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判断、归纳,但总有个别反应很快的学生,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了小手要发言。这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让个别学生的思考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思考,而是给时间,要求全体学生都更深入地思考。这样不仅能给更多学生思考的时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

例如在执教《植物根的作用》一课时,很多学生猜测根可以吸收水分,但怎么证明呢?三年级学生把实验想周全有一定难度,但想到第一步并不难,他们很快想到可以将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看水面是否下降。如果老师只满足这个“初级”答案,把学生没有提到的更为重要的内容直接告诉他们,对学生思维发展就很不利。如果能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即使三年级的学生也会想到要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需要注意防止容器中的水分自然蒸发等问题,甚至可以想出很多防止水分蒸发的方法。

如果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总是由教师代言,他们就可能形成思维的惰性,即使有时间也不愿再思考了。所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相信他们会收获更多。

促使学生自己思考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人无法替代,科学课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教师要为学生的活动留充足、必要的时间。对于问题的思考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使他们能自觉、高效、合理地利用时间,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养成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做思考的主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受课堂学习的快乐,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教师应当依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主动思考。

例如执教《点亮小灯泡》一课时,可以设置沸羊羊登山到了晚上看不到路的情境,思考利用准备的材料怎么能帮沸羊羊照亮道路;《溶解的快与慢》一课,则是家里来了客人,怎么能更快地帮助客人冲制酸梅汤;《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可以是帮助老爷爷向楼上运输东西等。学生处于感兴趣或熟悉的情境中,可以激发学习的情绪,引起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主动积极地思考。

帮助学生获得思考的自信

学生思考的结果无论对与错,都是他们思考的真实反映。课堂上学生出错并不是坏事,教师应当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给予他们纠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们展开讨论,对某些普遍出错的问题进行辨析,对其中的某些思维亮点适当表扬,这样,学生才不会畏惧思考与表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过,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巴特尔也曾说过,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在课堂上,适当地赞美学生,会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责怪、埋怨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他们就可以自由地思考、大胆地表达,不因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而羞愧,反而因自己能有与众不同的想法而自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用质疑促进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考才真正启动。因此,课堂上应充分重视质疑,质疑就是在思考,给质疑留出时间也就是给思考留时间。学生的质疑可以在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是课中,还可以是课后。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提一些有价值、有实质意义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结合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有更多思考。例如执教《小苏打和白醋的變化》一课,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现象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混合实验并观察现象,然后让学生用燃烧的火柴接触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并与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做对比,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质疑。教学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纷纷质疑: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燃烧的火柴放入杯中为什么熄灭?空气杯中的火柴为什么不熄灭?两个杯中的气体是不是不一样?混合杯中的气体为什么和空杯中的气体不一样?是不是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气体?这种新的气体和空气相比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它到底是什么气体?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质疑,他们就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课堂中要解决的问题。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堂上,教师应多一分耐心、恬静,等待着学生思考的绽放。思考是一种生命的形态,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良好习惯,善于思考更是许多人致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让我们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能够从容地思考,充分地展现思维的魅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实验探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