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19-09-10 07:14王雪娇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5期
关键词:射击蜡烛二氧化碳

王雪娇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总是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尝试解决问题,这些都是思维的体现。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虽然思维能力的高低与遗传有关,但是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科学探究中运用的分析、比较、概括、抽象、推理等思维方法,多属于聚合思维,长期使用聚合思维容易让人形成思维定式,打不开思路。科学探究中不仅需要聚合思维,还需要发散思维,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探究科学问题,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发现。发散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利用发散思维可以排除各种习惯和定势的约束,长期加以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上,科学教育比较重视归纳和推理这些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成为科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在科学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无论是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还是长大成人后的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他们就会围绕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地、深入地去思考。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一课时,我创设了用激光笔进行射击比赛的情境。学生对于激光笔都不陌生,使用激光笔进行打靶比赛,他们觉得虽简单但有趣,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氛围很好。紧接着,我增加了难度,要求不能用激光笔直接射击靶纸,要利用物体间接射击,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去完成更难的挑战。他们思维活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最终选取了效果好并且容易找到的材料——平面镜。有了材料,各学习小组就能充分活动起来,认真地思考,不断尝试从各种角度进行射击。每个小活动,学生都积极地去思考、尝试,所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镜子起到了反射作用。学生从小游戏中初步感受到了光线遇到镜子后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为探究后面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又如《认识水》一课,我用一个红瓶子引入。我将瓶子高高举起,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全在它身上,还没等我开口,他们便开始猜测这红瓶子里头装的是什么。这时我要求学生不把红色的纸撕掉,想办法知道里面是什么,课堂立即活跃了起来,有的同学说摇一摇,有的同学提到闻一闻。当学生说到摇的方法,就依他们的想法去试,听到摇晃时有声音,便认识到里面的东西是会动的,可能是可乐或其他液体。接着试试闻一闻,判断是什么东西,一步一步地猜测这里面是什么。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了思维,满怀热情地去思考、猜测。

好奇和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变得活跃,发散思维就开始了,他们也愿意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精心创设有趣的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大胆猜想,发散思维

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猜想的过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于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出多种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积极求证。要作出多种假设,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从各种可能性进行大胆猜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执教《二氧化碳》一课时,通过设计高、矮蜡烛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我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倒入烧杯中,就发现点燃的矮蜡烛先灭,点燃的高蜡烛后熄灭。针对这个实验现象,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其中的原因。因为二氧化碳和空气无法用肉眼看到,二氧化碳的流动路线学生观察不到,这个时候我引导他们展开联想,思考二氧化碳的流动路线。有学生猜想二氧化碳气体虽然看不见,但是和水一样会流动。根据这个猜想,他们认为二氧化碳像水倒入烧杯一样,先接触到矮的蜡烛,当杯中二氧化碳气体越来越多时,再接触到高蜡烛,因此高的蜡烛后熄灭。

还有学生认为二氧化碳的流动会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先到达,接触低的蜡燭,另外一路去找高的蜡烛。这些猜想虽然有的不够科学,但是也很有创意,也是很有价值的猜想。多种猜想呈现出的效果,让课堂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说不定某种猜想就启发了大家的思维,就会产生新的发现,这样,学生就离发现科学更进一步了。

课堂中不要怕学生提出很多奇奇怪怪的甚至是错误的猜想,奇怪的甚至是错误的猜想,也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表现。

自我提高,提升思维

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及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定式,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很多科学教师多年从事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教学思维定式。这种具有思维定式的教学,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我在执教《光的反射》一课时曾有一个小遗憾。在如何调节激光笔射击高低不同目标的活动中,有位同学提到:对准镜子中反射出的靶纸高低点即可快速射击到目标。这一想法让我手足无措了,备课中预设的是直接看靶纸,调节激光笔的高低位置射击目标,然而学生的想法超出了我的固有思维。当时我没有对他的想法进行及时反馈,错过了一个思维的闪光点。下课时我一直在思考他的想法,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见解,学生的方法其实也是在灵活运用光的反射规律。由于我的固有教学思维,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若不改变,有可能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僵化,甚至禁锢。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的自我提升过程。对教师而言,不再有阶段性的学习界定,应该是一种持续的终生学习。教师要提高自身发散思维品质,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发散思维培养难度较大,对教师而言也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小学科学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相信在花开的时节,我们会有很多的收获。

猜你喜欢
射击蜡烛二氧化碳
画与理
打靶训练
神奇蜡烛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神秘熄灭的蜡烛
测测你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