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生
摘要: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但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的不二群体,其保护环境的意识将决定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所以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学生正处在道德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在此阶段,在教育中渗透生态环境道德的教育,对未来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能起到铺路的作用,能够保证其在未来的成长发展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语文教育所包含内容纷繁复杂,可结合众多的案例,不同的表现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将生态道德教育的观念渗透进课堂内外,以此促进学生关注身边生态环境所出现的问题,在其心中播下为生态环境建设出一分力量的种子,引导其培养保护身边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语文 小学教育 生态道德
一、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作为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泱泱大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从水土流失、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我国的环境总体上处于一种恶化的局面,由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被提上桌面,有关正文策得到落实,一些地区的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我们的治理能力却远远未能赶上对环境的破坏速度,因此在总体上我国的环境赤字依旧在不断扩大,如深深地受到沙漠化带来的毒害,并且沙漠化依旧在迅速加剧;退耕还林虽有节奏地进行着,却难以阻止草原退化的加剧;成立审批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却依旧不能改变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的现状……
二、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联系
目前我国生态问题的不断恶化,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我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对莘莘学子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成了值得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目前处于道德意识形成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广泛,正是一个能够有效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小学教育的良好载体。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把语文学科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取向、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保护自然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够在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而这一切都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育的方法
1.教师团队教育水平的提高
要想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老师给予生态环境相当程度的重视。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传达出对于生态道德的重视,如何深入浅出表达环境的重要性,便是教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小学教育基本上都能够与多媒体等工具相结合,有利于多方面地向同学们展示课本知识甚至课外的知识。而知识的收集、筛选以及表达是考验教师团队教育水平的环节。“学无止境”不仅仅针对课堂内外的同学,也针对教育者们需要遵循的教学准则。
纵向上来说,学校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深造的机会,以此充实自己,做到在知识的层面上有所输入,才能在后来的教学中做到有所输出。横向上来说,可以在教师团队中组建语文科目的教学小组,老师周期性地进行教学交流,并且可以定期地请学术界的学者到学校进行演讲,以此加强对教育者的培养。
2.语文教学环节中的渗透
(1)生态道德教育与字词学习的结合。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育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通过识字教育,学生才能认识并且会使用文字,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仅仅是表面的能写会读,还包括对于所学习文字的意思的理解。而对于生字意思的理解,便直接向教师提出了文字讲解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教育者便可融入一定程度上的生态道德思想于其中,让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形成对于生态的认知以及相关的道德素养。例如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时,文中有一句话:“一山绿,一山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突出句子中的“绿”和“青”这两个字,强调 “绿”是自然的基础,“青”乃天然之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味到自然生态的和谐之韵,加强对生态之美的印象,从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而在意识层面对美好自然充满向往。
(2)生态道德教育与阅读能力学习的结合。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重点。这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陶冶其情操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相关描写自然风光之美的篇章之外,還有不少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篇章以及作为案例教育同学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章节。老师在教同学们阅读的同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强生态道德思想教育。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文时,在结合震撼人心的文笔,讲解黄果树瀑布的壮观之美的同时,还可向同学们的问题讲解长期干旱后,瀑布水流急剧减少的问题。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见到此情此景之后心中甚是惋惜。同时还可拓展讲解济南城中泉眼干涸而导致水库缺水等事实。也可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出情景问题:如果你将来成为一位导游,你想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吗?如果未来你是一位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又会如何解决这样的一个难题?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课堂中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并加以老师的点评。在调动了课堂积极氛围的同时,还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
(3)生态道德教育与写作能力的结合。
除了通过文字和阅读以外,还可以将生态环境教育与写作训练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的学习,结合身边的案例分析,提出具有特色的环境保护的作文练习。在同学们提出其自身可实施的行为方法时,便用生态道德问题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意识中播下环保的种子,让其有意识地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的基本意识得以在同学们的大脑中深化。
(4)生态道德教育与课外素质拓展的结合。
小学期间的大部分素质拓展都是以提升学生动手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事件叙述能力为目的而展开的。多数素质拓展都是围绕丰富知识进行的。而生态道德的培养,在语文课堂发展之余,还可通过课堂外素质活动的拓展有效地对同学们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参与的形式如下,①组织春游秋游等活动,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走进自然,走进身边触手可及的风景。此时老师可联系语文课本课文对身边的环境进行讲解,让同学们在看到的同时,体味到书本中所表达的意境,体味自然之美,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②发起社区或者校园范围内的大扫除活动。其实很多同学在参加此类活动时只知参与活动,而不知其意义,这便需要老师对活动意义进行总结。学生通过体会参与大扫除的过程,开始着眼于身边环境从而积极美化环境。③以“生态环境建设从身边做起”为班会主题,并由同学们自行组织,这可以使他们积极拓展思维,进一步深化生态道德意识。类似的活动还有以“生态道德问题”为主题的手抄报、演讲、朗诵等比赛,这能够在发展同学们课外语文素质之余,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④学校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进入校园讲课,或者组织同学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并据此写下听课或者观影感悟。
课外素质拓展结合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新颖,方式多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将生态道德教育有效地融入到课外素质拓展的各项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同学们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有利于其保护环境。
四、结束语
通过丰富小学语文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课堂内外,还能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种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生态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可以从学、思、行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地向同学讲解加强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一切有意义的教育都将会成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动力,并且能不停留地推動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论中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4.
[2]秦欢.小学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J].创新时间,2016.
[3]柳生智.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教育[J].教育,2015.
[4]邵建新,朱永芳.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时间与研究(B),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