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晴
摘要: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孩子们感兴趣。将童谣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下简称课堂),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活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阐述了童谣与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关系,童谣引入小学课堂的时机以及童谣引入对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童谣 小学《道德与法治》 有效教学
灵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这正是课堂教学所需要营造的良好氛围。将童谣引入课堂,使课堂“灵动”起来,是笔者近年来一直进行的教学尝试,并收到了理想效果。
一、童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是引入课堂的前提条件
童谣是在婴儿的摇篮旁伴随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的。童谣贴近生活,内容浅显,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事,或表现简单的事理。童谣短小精巧,语言活泼,富有韵律,通俗易懂。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则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整个小学阶段,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童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为我们将童谣引入课堂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童谣引入课堂的时机选择
叙事时可以引入童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经常叙述某件或某几件事情,这时如将言简意赅的童谣引入课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笔者在教学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爱整洁》一课时,导入时引入了《照镜子》这样一首童谣:“镜儿明,镜儿亮,镜儿里面有我像。爱干净,讲整洁,妈妈夸我好宝宝。”这首童谣是要引导学生注意仪表、仪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叙述的正是日常照镜子这件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阐明事理时可以引入童谣。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向学生阐明某个事理或让学生明白某种道理,常用的方法有叙述式明理、讲故事明理、活动体验式明理、辨析式明理等。将童谣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理,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时,设计了一节“我爱读书”课,在这节课的总结阶段,笔者把自己创作的一首《读书谣》作为该课的总结:“小小书儿案头摆,津津有味读起来。书中有我中国梦,民富国强入梦来。”用《读书谣》作为该课的总结,既突出了多读书、常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关系,又升华了学生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可谓一举多得。
化繁为简时可以引入童谣。对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材中的素材或教师选取的素材,往往相对冗长,学生理解难度偏大,如删节,有可能影响材料的完整性。这个时候,教师在把握素材主旨的前提下,对素材进行“浓缩”,编成童谣,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时,选取了一份介绍我们的家乡巢湖物产的资料。这份资料介绍,巢湖为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有水稻、“巢湖三珍”(螃蟹、银鱼、虾米)等,巢湖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家乡人……这段文字比较冗长,约800字。如果在课堂上将这些文字一成不变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阅读了解,会有三个问题:一是内容过长,学生阅读起来有困难;二是时间过长,挤占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三是必要性不强。这个时候,童谣的言简意赅、化繁为简的功能就派上了用场。笔者将自编的一首童谣《巢湖鱼米乡》配上相关图片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们诵读童谣,欣赏图片。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了“巢湖物产富饶,富饶的物产养育了我们”这一思想认识,可谓事半功倍。
课堂总结时可以引入童谣。还是基于童谣的上述特点,课堂总结时,笔者一直探究如何用童谣的形式来呈现。课堂总结时引入的童谣,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要涵盖整堂课的内容,因而围绕课时目标和重难点来编写童谣十分重要。下面是笔者在进行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堂总结时引入的一组童谣,其与教材课题对应如下:
以上童谣正是围绕课时目标来编写的,起到了知识整理、情感升华和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的重要作用。
三、童谣引入课堂促进了有效教学
童谣引入课堂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有效教学。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还有学者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界定有效教学,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基于以上的理论和认识,我们将童谣引入课堂,并坚持长期实践,促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童谣引入课堂,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研究表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童谣是孩子抹不掉的童年记忆。孩子们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自己喜闻乐见的童谣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愉悦,由心理愉悦迁移到对课程的兴趣,这正是学好课程的必备条件。同时,童谣引入课堂,还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作用。
童谣引入课堂,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小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易于分散且不能持久, 在课堂上则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将平常的事理尽可能以新奇、有趣的手法呈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童谣具备很强的趣味性和感情色彩,朗朗上口,容易理解,将童谣适时引入课堂,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童谣引入课堂,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重课堂教学效率,注重“投入”与“产出”,讲求教学效益。童谣在课堂的适时呈现,大大缩短了相关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高效“投入”和“产出”,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童谣引入课堂,促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小学《道德与法治》与小学《语文》虽然从课程分类上来说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两门课程的联系却十分紧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交集明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許多素材直接选自小学《语文》教材。朗朗上口、妙趣横生的童谣引入课堂,从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
[2]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