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新课程标准

2019-09-10 05:52:26李晶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7期
关键词:把握新课程标准物理教学

李晶

摘 要:在現实的教学中,虽然教师手中都在使用新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使用的大纲、和教材的版本都是比较陈旧的,还有就是教学方法和形式都是老化的,不能够在教学准确的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方向进行教学,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在物理的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进行分析。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程标准;把握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在教学中把握好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

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比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想要更好地将物理教学进展的非常顺利,就比将这三维目标指定的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2. 在教学中把握好新课程标准——重视科学探究教学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

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

例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课程中,课堂上教师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如果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或者改变电磁铁的匝数,它的磁性强弱会变吗?学生相互议论:假设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由1A增加到2A,电磁铁的磁性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线中的2A电流是两股1A电流汇合而成的,每股电流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如果电磁铁的电流不变,线圈由100匝增加到200匝,它的磁性又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200匝线圈是由两组100匝线圈组合而成的,每组线圈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通过以上推测可以想到: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制作实验的计划等环节,对初中学生而言,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件新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起始阶段应当以讲授的知识点为载体,设置各种问题情景,以经历一些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为主,从中渗透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同时可选取较简单的题材让学生进行一些只包括部分要素(可适当安排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以后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及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些没有确定答案(初中物理课程内容以外的知识点)的包含所有探究要素的开放性探究课题,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在教学中把握新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科技馆、电视节目等。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精选适当的教学内容,不要受某一种教科书的局限,要吸取不同教科书的长处。教师还可以自己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 学校图书馆应该基本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科学教育不可能只通过课堂学习来进行,课外阅读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的实验室条件,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让学生做太多的现场参观,因此,切合学习实际的音像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

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内容比如在练习、交流等各个方面教师都应该把握新课程的标准来进行,总之我们应该正确的理解其含义,要明确新课程的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探究等环节,同时教师过程中应当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来促进教学的效果,突出新课程标准的主旨。

参考文献:

[1]熊刚英;;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2]曾霏;;围绕“新课标”“活”用新教材——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猜你喜欢
把握新课程标准物理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浅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把握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09:45
浅谈基层央行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的路径探析
时代金融(2016年30期)2016-12-05 19:52:47
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趣”说英语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57:22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