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耿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现如今教育数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断更新,翻转课堂就是属于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应用实践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往往是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波动,而兴趣则是最为主要的原始动力。翻转课堂,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来开展各项教学工作,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对于教学质量提升也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来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根据新课改中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生变化,转变为指导作用,这也就使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成为教师所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充分利用教学视频来满足学生课下学习需求,并在完成单元学习以后进行在线测试,以便于更加准确的了解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也有助于教师更进一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提供参考[1]。通过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带动学生课上学习与活动的主观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可以更新课堂形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产生的限制或者是负面影响,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为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数学知识提供平台。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上述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更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而教师教学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保证学生在课上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将翻转课堂较好的应用至课上,为学生今后自主探索、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有力条件。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具体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前,应该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划分与确认,从而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效,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指导。因此,在课前教师应该充分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然后从实际角度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薄弱项等的情况下,来對教学目标进行确定,避免后续出现教学偏差的情况。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轴对称》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有关图形变化方面的知识内容,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联想,让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来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充分发挥理解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教学视频发送到家长的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重温、学习,并进行自主检测,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
由于数学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而初中生在理解方面本身就存在不足之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来对课堂教学加以设计,并安排学生观看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层认知。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全等三角形》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较常会出现的有关全等三角形方面的知识内容。由于这一部分讲授内容相对较多,为了保证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有关全等三角形教学的视频,或者是将自己手中的教学资源发放到学生手中,然后在课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并设计一些灵活的生活思考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会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解释数学知识。在完成预习以后,教师在课上则是可以让学生提问,然后自己负责解答,并对这些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全等三角形单元的相关知识内容。
(三)内化课堂教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翻转课堂下,更进一步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必须要考虑到课堂知识内化这一方面的问题,要结合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个人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条件,来设计引导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提问、思考、实践、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将新知成功转化为旧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体需求,构建起与学生相互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开展生活化教学、内化课堂教学知识等方式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予以有效落实,使得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能够被充分发挥,保证教学质量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岳晓云,陈爱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4):46-48.
[2]刘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