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和意义探究

2019-09-10 04:52:09冯玉明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事业单位

冯玉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参与事业单位的热情不断增长,导致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出现冗杂现象。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各事业单位纷纷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在长期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工作效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造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无端浪费,不仅影响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而且增加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长此以往,将会给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应积极引进激励机制的运用,实现对传统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事业单位的运行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激励机制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一)在人才选拔工作中的运用

在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选拔时,管理人员应积极引进激励机制的运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鼓励全体员工积极表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事业单位的运行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1]。同时,激励机制在人才选拔工作中的运用,可以极大的降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单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合理的分配其工作岗位,从而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以人为本原则。在人才选拔工作中,首先选择其中绩效考核成绩较好的员工,为其他员工提供榜样力量的引导,进而提升单位员工的凝聚力。

(二)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运用

在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无端损耗,不仅没有起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反而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因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将激励机制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事业单位的运行提供更为充足的人才保障。首先,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员工的未来发展提供正确方向的指引,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为忠诚性较高的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提升单位员工对事业单位的认可,为事业单位的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作中,应适当的融入激励机制。一般而言,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方式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情感激励。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单位员工的交流,解决员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为单位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奖惩激励。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合理的进行奖励或惩罚,从而形成对员工的强有力威慑,将员工的工作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中去;第三、物质激励。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于表现较好的员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发放物质奖励,提升其他员工的竞争心理;第四、精神激励。事业单位应对表现较好的员工进行公开表扬,评功评奖,职称晋升等方面,让员工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2]。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意义

(一)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的重要运行成本之一,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经济管理,是降低事业单位运行成本的重要举措。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首先,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励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对人力资源的分析调查,为事业单位员工的岗位分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激励机制的运用,可以引导单位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保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地落实。

(二)提升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

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受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影响,而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又与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息息相关[3]。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将激励机制融入管理工作中去,有效提升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为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首先,通过激励机制的运用,工作较为积极的员工可以获得更高的物质回报或精神满足,从而利用其他员工的攀比心理,鼓励其他员工为事业单位的运行贡献更大的力量;其次,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得到运用,可以提高单位员工对自身工作的认可,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执行力。

(三)有助于单位工作的优化改良

现阶段,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如何提升单位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单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单位员工的创新意识,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因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员工的交流,鼓励员工将自己对自身工作的建议上报给管理人员,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优化改良提供理论指引。除此之外,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应积极寻求岗位员工的帮助,利用岗位员工的丰富实践经验对问题进行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事業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激励机制的认知,将激励机制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去,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应用,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充足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刘俊凤.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5.

[2]宁帅彬.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66-267.

[3]郝文丽.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73-74.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事业单位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26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50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29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20